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b281b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2

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准确迅速的评估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商业银行需要解决和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国外金融机构也借助现代统计技术不断的创新建立了各种专用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的模型,可以使得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风险的评估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从国际经验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优越性己经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因为统医德评价标准,使得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快捷度大大增加,这是对数目众多但是额度较小的中小企业贷款尤其有意义的。而我们国内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仍然在不断的摸索以及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中不断发展。但是由于现实困难等原因,具体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依然不多,还处于起步阶段。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历的从传统的主观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统计的方法应用到现在的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己经走过了300多年的漫长历程,在信贷风险综合管理、风险识别与分析、抵御风险的策略、风险监控与预警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趋于完整的方法。目前比较科学、系统、完善的信贷风险预替及风险评级系统都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的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经成为各国银行进行监管的参照准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定量度量信用风险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各种方法不断发展,研究从主观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从缺乏理论基础到建立在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上,一系列新的模型不断涌现,如KMV模型,Credit Risk,Credit Portfolio View等等。

Md.DulalMiah和Jinyiyuan(2008)建立了金融约束模型来研究中小企业不履约贷款问题。大型金融机构在应付信息不对称和对小额借款客户有效监督方面缺乏优势,因而提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就会出现 williamson(1988)所称的组织不经济 (organizationaldiseconomies)现象。而规模小、组织复杂程度相对简单的小型金融机构则往往与企业有良好的关系,具有“小银行优势”。

1.2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模型的研究

1

中小企业模型以Altman等人于1968年建立的Z-Score模型最具代表性,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之一。近年来,美国的许多银行采用了通用的、支持信贷决策的小型企业信用评分系统(Smallbusinesscreditseoring,sBes)。sBeS是专门针对信息透明度低的中小企业借贷而开发的新技术,它利用小型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资料和统计方法,给出关于借款者未来贷款绩效的预期结果,比如“信用分值”,银行则据此做出批准或拒绝贷款、贷款定价决策。银行对经验证明,它可以有效降低银行贷款成本、提高借款人信息透明度,从而扩大“边缘借款人”9的信用份额,增加了银行贷款的服务对像。

日本八千代银行开发的SOHO模型,是专门针对贷款额不超过300万日元的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设计的信用评价模型。SOHO模型的原理是利用企业的定性非财务数据,而不是定量的财务数据,简言之,SOHO模型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法。这是考虑到小企业成立年限少,而且财务数据往往不规范,仅仅依靠财务数据很难评价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国内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我国银行在对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时,仍然较多的采用古典信用分析,还处于定性向定量过渡的阶段,还未进入大量使用多元分析以及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阶段。对于中小企业的评级主要还是依据主观评定因素。例如企业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以及对财务报表的信用分析等。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评级,则侧重于对公司股票价值及其波动、财务报表、领导管理、市场前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分析,对于公司股票价值波动率的模拟也较为粗糙。

有关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类型和控制途径等规范性研究,如:王东德(2007)以县域农行为例着重分析了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途径;吴伟文(2006)、肖绪照(2007)认为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要严格控制信贷风险,除了要从组织结构程、信贷政策、评介体系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外信贷风险,除了要从组织结构、业务流,还要创新贷款方式和担保种类,努力提局信贷业务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率,实现信贷业务规模经营,实现风险与收益配比。

2.2 国内中小企业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

2

管晓永(2009)则从国内和西方对信用定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西方对信用的认识是在契约论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企业信用分析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对财务指标的获取,这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他把对个人的履约品质作为估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他提出可以参考SBCS修改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加入与企业信用高度相关的中小企业业主个人信用信息,并引入现代数理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来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度。人民银行石家庄课题组(2010)的研究表明,Z评分模型确立的五个主要财务指标,其中留存收益/总资产(RE/TA)、股权市值/总负债账面价值(MVE/TL)两项指标是针对上市公司的,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没有上市,无法获得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郭斌和戴小敏等(2009)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指标选择方法,在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原始财务指标、行业相对财务指标、行业相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行业相对财务指标和考虑宏观滞后影响的非财务指标的Logit回归模型,并运用国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3 总结

综合上述国内外文献,国外的研究比较全面,已经有了悠久的研究历史,并且建立了各类的信用风险控制模型来预测风险,各项制度和流程都比较健全,能有效的预测并控制风险,而国内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正在探索建立适合国内的信用风险模型,本身缺乏与实际相适应的制度,现有制度落后于实际需求,在实际应用上也比较缺乏经验,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创新。

3

参考文献

[1]于琳.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李刚.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沈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4]王凯,蔡简建,杨晓丽.宁波银行发展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1). [5]宋志青.中小银行的信贷优势-基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黄荣.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带快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09. [7]俞海娜. 城市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9(7). [8]周鹏.徽商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9]王婧.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带快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绍兴县的实证分析[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10]王湘萍.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1]伊竹青. 信用度量模型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2008.

[12]杨恒.建行某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13]康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蒋常红.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带快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06.

[15] Altman,EdwardL.Predieting Finaneial Distress of Companies:Revisiting the Z一Seor and ZetaModels.W6rkingPaper,NYUSalomonCenier,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