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精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精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d843c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76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资料

① 应明确教学对象;

② 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 ③ 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 ④ 应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1.对象与行为的表述;2.条件的表述: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因素;3.标准的表述: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六、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

一般常用的分类方法把教学目的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三类。 1.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审。

2.情感的教学目标分类:柯拉斯沃五类——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价格化

3.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四类——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名词解释)

13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光伟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资料

二、发展的方向和顺序(填空题)

1.头—尾梯度: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抓进展方向。 2.近末梢梯度:指发展从身体的中心向末梢部进行。

3.个体发展顺序有极高的恒常性:如儿童智力运算的顺序先从感觉运动的水平开始——主观的直观的前概念水平——具体情境中的逻辑运算——抽象水平的逻辑的运算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填空题)

综合的分化、平衡化、概念化、社会化、个性人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填空或简答题)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力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具有以下特征: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皮亚杰认为成长中的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化两种心理过程或机制,实现了人与周围环境的平衡,达到了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处于不断的动态平衡中,通过一系列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儿童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同化是指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符合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

14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光伟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资料

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同化不会导致一个人图式的变化,但是给图式增添了内容。顺化(顺应)是指儿童改造原来的某种图式,使新遇见的事物或事件得以在某种方式上适应于这个图式。

二、认识发展的分期(填空题、简答题)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和运动。他们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主要成就:“客体永久性”的获得。

思维准备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思维开始摆脱具体动作的束缚。他们能够从过去记忆的经验到想象未来,认为万物皆有生命,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难以守恒、不可逆性等特征。主要成就:①表象符号能力;②语言符号能力。

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主要成就:①守恒能力的获得;②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化;④分类和序列;⑤类包含。

抽象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能够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思维具有抽象性,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主要成就:①假设—演绎推理能力;②归纳推理能力。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依据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15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光伟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资料

皮亚杰给教师父母最大的启示:智慧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一、艾里克森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埃里克森关于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其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简答题)

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本阶段也称为游戏期,

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为获得创生感而避免停滞感,体

16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