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教案 青岛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二年级数学下册 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教案 青岛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f09378ba1aa8114431d99f

新千年第一缕阳光

——时、分、秒的认识

一、素材解读。 1.素材中的故事

? 素材的灵感来自万米高空:山东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山东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云鸿同志,在万米高空想到了这一素材,下飞机以后马上布置各地市教研员寻找材料。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 审查专家的评价:本单元素材作为青岛版教材的样章送到了全国教材审查委员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现有的几套教材中,青岛版教材对于钟表的编排是最好的,实现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并且素材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的特点。

2.本单元的情境串

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新千年的钟声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已学知识: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会了认读整时时刻、半时时刻,会用“快几时了与几时多”来表述接近整时的时刻。知道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时间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时刻来表述与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如放学后可以根据几个同学到家的时刻判断是谁最先到家的等。

2.教材地位。

? 一年级的认识钟面学习的延续 ? 是今后学习年月日的重要基础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中国地域辽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虽然每天都淋浴在阳光的怀抱中,但各个地方的人们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是不同的。作为生活常识,教材有必要向学生进行介绍,随着以后年龄的增长与学习的不断深入,再去了解蕴含在其中的科学道理。教材在素材的处理上,用在一张中国版图上钟表时刻的方式来呈现,简洁、明快、醒目,相信学生读了这样的素材之

后,会深深地被画面所吸引,进而积极地投入到认读钟表的学习活动中去。

2.情景图中的信息。情景图呈现了新千年第一缕阳光分别照到八个城市的时刻,分别是:北京——7:36;哈尔滨——7:15;海口——7:14;福州——6:50;西安——7:50;济南——7:25;乌鲁木齐——9:44;台北——6:39。

3.例题的设置及功能。本节教材共设置了5个例题,3个红点,2个绿点。

? 第一个红点:学习内容是钟面的认识

? 第二个红点:学习钟面的认读及时间的表示方法

? 第一个绿点: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继续学习认读时刻,二是也是更重要的一点

为体会1分钟的长短

? 第二个绿点:学习内容也有两个:一是继续学习认读时刻,二是体会1时的长短 ? 第三个红点:主要学习时间的计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背景资料的介绍必不可少

(2)学具的操作非常重要。以钟表的操作活动为手段,在观察时针与分针变化的过程中突破难点。

(3)几时多的认读是学习的难点

(4)1分、1时的体验是时间观念建立的必要阶段 (5)教学目标:

①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②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④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6)教学活动的准备与拓展: 活动之前:分解难点,丰富表象。

充分利用学校及家庭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解难点,让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校:教师不妨提前一个星期把钟表引入课堂中,如上课之时让学生认一认现在上课的时间是多少。家庭: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带着任务回家,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认读钟表,让家长给予孩子及时帮助。活动之前的调查与实践还有一个工作,如调查实践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1小时有多长,只有这些工作做到课前,学生课上才有话可说。

活动之后:及时巩固,个别辅导,专项训练。

不能把时间的认识与学习停留在一节课中,还要注意后续知识的延续,确保知识及时巩固。同时及时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与帮助。

专项训练是指接近整时时刻的认读,可以利用钟表的拨针操作活动来实现。 (7)钟面的认识是认读时刻的重要基础。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钟面的认识

小组学习——汇报交流——指导探究——总结概括——解释情景。 a:小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钟面图或钟面上有什么。

b:汇报交流:让学生分别汇报每个小组发现了什么,把以上小组学习中的发现都能谈出来。 c:指导探究:

大格有多少个——在探究这个问题时,要利用钟表或模型,首先把钟表指针拨动到12:00的位置,告诉学生分针从12转动到1是1个大格,从12转动到2是2个大格??从12转动到11是11个大格,从12转动到12(回到起点)是12个大格。

小格有多少个——教师可把钟表上三个大格或一个大格这一部分放大几倍画下来,引导学生清楚在每一个大格中画有四个点,但不是4个小格,是5个小格。接下来探究一圈有多少个小格这个问题时,要利用钟表或模型,首先把钟表指针拨动到12:00的位置,然后让学生用左手指到数字12(既0),师生共同完成转动分针的活动,在转动分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表述有多少个小格。通过上面的活动,使学生清楚了1个大格与5个小格的关系、12个大格与60个小格的关系。

时针走一大格表示的时间——1时。1时在钟面上时针是如何转动或表现的。

分针走一小格表示的时间——1分。1分在钟面上分针是如何转动或表现的。——由于钟面上1个小格不容易观察与显示,因而我们选择从分针走1圈表示60分、分针走1个大格是5分然后过渡到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

d:总结概括:

时针转动与分针转动的关系——时针走一大格的同时分针走多少个小格。可以在学生探究、汇报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引领探究:师生共同完成从12:00到1:00拨动分针与时针的操作活动,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明白“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走1圈;时针走1时,分针走60分”。

引导总结——1时=60分。

1时=60分既是理解与认读时刻的基本知识模型。除此之外,以上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读钟表的方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