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全塘镇总体规划文本说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1全塘镇总体规划文本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fd1813af1ffc4fff47ac38

全塘镇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说 明 一、全塘镇镇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镇区现状:全塘镇水陆交通方便,浙北交通干道――沪杭公路复线和沪杭公路分别从镇域南北侧穿过,六十吨级航道――平金线贯穿全镇,具有发展货物运输的优势。现状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沪杭公路以北,沿黄姑两侧为旧的住宅和老商业街,房屋比较陈旧,新开发建设的全塘东大街两侧集中了一些商业、公建。到二000年底,全塘镇的建成区范围达到了10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51.46公顷,镇区人口4500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4.35平方米。 1、居住用地:全塘镇区现有住宅用地23.4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5.59%,人均面积52.13平方米。包括居民住宅和村民住宅两类,居民住宅主要集中在黄姑塘的北侧和全塘大街两侧(近年来新建的多层住宅)。村民住宅分散于城镇的周围,比较集中,多以二三层砖混结构为主。

2、公建用地:现状镇区的建设用地为13.7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6.70%,人均面积30.53平方米。在全塘东大街,形成了一个商业办公中心,包括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信用社、邮政、电信所等。全塘镇卫生院位于全塘东大街的北侧。镇政府位于沪杭公路北侧。全塘东大街南侧是占地面积为3.34公顷的全塘中学,全塘镇大街西端是占地800平方米的镇幼儿园,在黄姑塘南侧是23班的镇中心小学,占地1.29公顷。

3、工业用地:现镇区内的工业用地面积为10.1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9.67%,人均面积22.49平方米。镇区内的企业主要以服装为主,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企业有:日美制衣、东高制衣、伴宇集团、三绵制衣、维利达制衣等。

4、仓储用地:镇区现有仓储用地面积0.5公顷,占建设用地0.97%,人均面积1.11平方米。位于镇区的南端,沿黄姑塘布置,主要以全塘粮站为主。 5、对外交通用地:现状镇区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0.7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0%,人均面积1.6平方米。 6、道路广场用地:镇区现状道路用地2.1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12%,人均面积4.71平方米。镇区主要道路有:全衙公路、全塘西大街、全塘东大街、港湾路等,详见现状道路一览表。

现状道路一览表 序号 路 名 道路红线宽度(米) 道路长度(米) 行车道宽度(米) 1 沪杭公路 1700 8 2 全衙公路 1200 6 3 全塘西大街 14 300 7 4 全塘东大街 30 400 14 5 港湾路 850 7

(二)存在问题

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城镇的发展。 2、 城镇道路在近几年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以树枝状分布为主未 能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道路功能不明,南北主干道缺乏。

3、 功能分区不明,建设混乱。现状公建、居住、工业用地混杂。 4、 镇区的绿化建设,环境卫生状况不太理想,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 建设的格局、品位偏低,缺乏艺术性,离新世纪现代化的城镇有一定的距离。

二、全塘镇镇区规划

(一)、全塘镇规模、性质和规划区范围 1、 人口规模:

全塘镇区现状总人口4500人,其中非农人口774人,城镇农业人口 1791人,城镇暂住人口278人,城镇通勤人口1657人。根据 Q=Q0(1+K)n+P公式进行人口预测:

Q---总人口预测数(人) Q0---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人口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人口机械增长率(人) n---规划期限(年)

根据全塘镇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取1‰,远期取0.5‰,机械增长人数(包括务工经商进镇区人口及外地在本镇区居

5

全塘镇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说 明 住打工人口)近期、远期都取800人。 则规划人口:

近期Q=4500×(1+1‰)5

+5×800=8522人

远期Q=8522×(1+0.5‰)15

+15×800=20586人;因此,确定全塘镇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人口规模9000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20000人。 用地规模:

全塘镇区现状总建设用地面积51.4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4.35平方米,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结合省实施办法,本次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调整为近期为105.46平方米,远期为92.42平方米,规划镇区建设用地近期94.91公顷,远期184.83公顷,同时调整各类建设用地的比例,使其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要求。 3、根据平湖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全塘镇的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和历史资源条件,确定全塘镇城镇性质:平湖市域东南部以服装、电缆为主导的滨海工贸城镇,是全塘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规划区范围:

全塘镇规划区范围:西至全星河,东到沼港,南到沪杭公路,北至金家宅基,面积为240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84.83公顷。 (二)基本思路

随着沪杭公路复线的建成通车,全塘镇工业小区的兴建,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划全塘镇发展方向为重点向南发展,建设南北大道,以沟通黄姑塘南北之间的交通。结合黄姑塘的整治,对黄姑塘两侧地块统一进行规划建设,规划沿河空间安排公共绿地,在局部区域内建设公众共享的绿色景观,还可借河道凹进拓展水面,并充分体现全塘秀美的水乡风光,开辟亲水空间和游憩绿地。 (三)规划结构

随着沪杭公路复线的兴建,全塘镇优越的地理位置日益显现,给城镇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规划全塘镇发展方向为重点向南发展,工业用地向北拓展。

根据全塘镇现状用地条件和今后发展的态势,规划全塘镇空间结构为团状,由一个中心区,两片居住区和全塘工业小区组成。

1、中心区:全塘东大街作为镇区东西向主干道之一,规划作为全镇的

中心区,安排行政、文化教育、商业、金融、广场等公建用地。

2、居住区:全塘镇以黄姑塘为界,以北结合原有的商品房,积极开发居住小区,形成北片居住区。以南以星华路为依托,适度向南拓展,规划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形成南片居住区。

3、工业小区:充分利用沪杭公路、沪杭公路复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在两侧设置工业小区。与居住区用绿带分隔,工业小区内布置I类和II类工业,不布置污染大的III类工业。

4、道路网络:以方格网为骨架,辅以因地制宜的自由式小区道路,形成等级合理功能、通达顺畅的路网系统。

5、绿地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建设小游园,以及道路绿轴,居住区内宅前屋后的普遍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四)规划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规划(R)

规划居住建设用地面积为64.07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34.66%,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2.03平方米。规划在镇区西北和星华路两侧各形成一片居住区。市河北侧的老住宅区结合老街改造进行调整完善。南部新区必须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以加快居住小区的建设步伐。同时,对居住区环境有污染的工业,应逐步实行改造和拆迁,保证居住区有一个清洁、安静的生活环境。 2、公建用地规划(C)

规划公共建设用地面积30.83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16.68%,人均公建用地面积15.42平方米。

规划公建分两块布置:全塘东大街地块的公建用地予以保留,规划在全塘东大街结合广场用地建设一行政、文教、体育中心,安排灯光球场、游泳池、影剧院(会议中心)、文化科技中心等;随着星华路的开发建设,两侧安排一些商业、办公、金融公建设施。各项公建用地规划布局分述如下: (1)行政办公用地(C1)

现状镇政府位于沪杭公路北侧,占地面积为2.6公顷,规划不作搬迁。随着星华路的开发建设,适当安排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用地(C2) 规划全塘东、西大街地段的商业区予以保留,规划星华路两侧安排商业、金融、服务业等公建用地,形成新开辟的商业服务中心。规划全塘东大街、

6

全塘镇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说 明 星华路地块为镇区商业金融中心。

(3)文化娱乐用地(C3)

在全塘东大街北侧安排一文化中心,规划建设影剧院(政府会议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并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形成全塘镇的文化休闲中心。同时,全塘中学的运动跑道及一些篮球场,亦可作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从而提高全塘镇文体设施条件。

(4)体育用地(C4)

规划在全塘镇结合文化中心安排一体育用地,建设灯光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等。同时,全塘中学的运动跑道及一些篮球场,亦可作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从而提高全塘镇文体设施条件。

(5)医疗卫生用地(C5)

全塘镇医院在原基础上向北进行扩建改造,规划床位数100张。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

全塘中学原地扩建,位于全塘东大街南侧,按初中30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5公顷,中学内设300米标准运动场地;全塘中心小学原地扩建,按30班规模建设,用地规模2.80公顷,建设250米标准运动场地;在星华路新建一幼儿园,占地约5000平方米,并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留有发展余地。结合文化中心建设一成教学校。

3、工业用地规划(M)

对于原先散乱分布在建成区的企业进行拆迁和改造。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在镇区东侧和南北大道北段形成全塘镇集中工业用地,用地面积33.24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7.99%,人均工业建设用地为16.62平方米,主要安排一类工业。

4、仓储用地规划(W) 规划仓储用地2.19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1.19%,人均仓储用地面积1.1平方米。规划在公亭路的西侧安排一仓储区,利用黄姑塘水路交通优势,建设货运码头。在工业区内部配备一定的仓储用地,便于物资集散。 5、对外交通用地规划(T)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为6.0公顷,随着沪杭公路复线的建成通车,镇区南北向交通流量有明显增加,规划南北大道仍作为交通性干道,道路控制红线40米。平金线按六级航道控制,在黄姑塘南岸建设一货运码头,汽车站设在南北大道与全衙公路交叉口。

6、道路广场用地规划(S)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24.0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2.98%,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2.0平方米。规划镇区道路采用方格网形式,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系统。在全塘东大街与广场路交叉口布置中心广场,在南北大道与全衙公路交汇处安排一社会停车场。

按道路在路网骨架中的作用,将镇区道路红线分为三级: (1)主干道:(30~40米)南北大道道路控制红线40米、星华路道路控制红线34米、镇北路、镇西路、港湾路、全塘东大街道路控制红线为30米。

(2)次干道:(16~20米)全衙公路道路控制红线20米、全塘西大街道路控制红线16米。

(3)支路:16米以下,沿市河步行街10米。

新建建筑根据规划红线适当后退:主干道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3米,次干道、支路不小于2米,主要道路交叉口建筑红线后退5—8米。

规划道路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等 级 宽度长度(米) (米) 断面形式(米) 1. 沪杭公路 过境公路 40 1700 4.5+14+(3)/ 2. 南北大道 主干道 40 1300 5.0+4.5+(2)+7+(3)/ 3. 星华路 主干道 34 1700 3.5+(1.5)+7+(10) / 4. 镇北路 主干道 30 1550 4.5+(3)+15+(3)+4.5 5. 镇西路 主干道 30 1350 4.5+(3)+15+(3)+4.5 6. 港湾路 主干道 30 1300 5.5+(2.5)+14+(2.5)+5.5 7. 全塘东大街 主干道 30 850 5.5+(2.5)+14+(2.5)+5.5 8. 全衙公路 次干道 20 1750 5.5+9+5.5 9. 广场路 次干道 20 600 5.5+9+5.5 10. 幸福路 次干道 20 570 5.5+9+5.5 11. 全塘西大街 次干道 16 650 4.5+7+4.5 12. 新村路 次干道 15 560 4 +7+4 7

全塘镇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说 明 13. 卫生路 次干道 15 600 4 +7+4 14. 公亭路 次干道 15 570 4 +7+4 注:( )内为绿化带

7、绿地系统规划(G)

规划在黄姑塘南侧、南北大道西侧建镇中心公园,占地4.3公顷,加上黄姑塘两侧大面积的滨河绿化带,使之成为整个城镇建设的一个亮点。在北部居住区内,根据地形、地物,在因地制宜建设游园,内设一些游乐设施和建筑小品,成为居民的游乐中心。沿市河的两侧建设绿化带,过境公路以及镇区主干道――南北大道的两侧建设绿化带。同时,结合市河老街的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化用地面积达11.0平方米,总绿化用地达22.0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11.90%,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8、水系规划

规划基本保留规划区内现有河道,并有计划地治理疏浚,以发挥引、排、调、蓄、航作用。沿河建设绿化带,提高生态环境。对那些已不流通的塘、浜、沟作填埋处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全塘镇镇区工程管线规划

(一)、给水规划

1、供水原则:规划采用分质供水的形式,即生活饮用水采用地下水,其他用水采用地面水。 2、用水量预测:

规划生活用水标准:按200升/人.日计,日变化系数取1.2,时变化系数取1.3。全塘镇规划远期人口2万人,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5500吨。 规划工业用水量按100吨/公顷计算,全塘镇远期规划工业地面水用水量每日3000吨。

公用工程设施、公共建筑用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总和按生活和工业用水量总和的20%计算,为1700吨。总计最高日地面水用水量为4700吨。

3、水源:规划全塘镇地下水管网进行联网,同时做好管网的改造,统一供水,节约用水,供生活饮用。其它用水强制使用地面水,管网自成体系,沿城镇道路和乡村公路铺设。地面水的供给根据市域总体规划统一供给。 (二)、排水规划

1、排水体系: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管网就近分散排入水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规划通过污水管道集中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排放。

2、污水量

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80%计算,则 5500吨/日×80%=4400吨/日

工业废水量按工业用水量的60%计算,则 3000吨/日×60%=1800吨

同时,根据平湖市市域体系规划,平湖市域东片黄姑、全塘以及附近的新仓、广陈等镇的污水汇合,经全塘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杭州湾。因此,规划全塘污水处理厂位于镇域东侧,占地2公顷,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日处理能力为30000吨,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杭州湾。

3、管网布置:污水管网设计按规划污水量进行计算,最大管径取500毫米,污水管最小埋深为0.7米呈树枝状布置。雨水管最大管径为600毫米,最小为300毫米,出水口应尽可能在常水位以上。 (三)、电力规划

规划近期全塘镇不增设新的变电所,远期随着全塘工业的快速发展,规划在镇域东侧新建一110kv的变电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供电可靠,适应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求。

规划电力线路10KV及10KV以下出线在镇区主干道均沿道路地埋,镇区内部每0.5平方公里设一开闭所,居住小区每个组团(即300户)设一配电间。 (四)、电讯规划

规划近期镇区电话普及率为25~30部/百人,远期35~40部/百人,近期装机容量12000门,远期扩大至18000门(包括镇域)。规划电信局用18孔埋管道出线,一般东西向道路在北侧走线,南北向道路在西侧走线,线路布置详见电力电讯规划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