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7782824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

题型:填空1*15;名词解释5*4;简答6*5;论述1*20;案例分析1*15 第一编

一、填空和名词解释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1对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3 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4 教学风格: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 5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6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方面。 7 教学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

8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二、简答

(一)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方法论原则(简答或填空)

1客观性原则:研究应遵循客观规律,即在研究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2发展性原则:研究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在迅速发展的青年大学生,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其心理趋势。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为了高等教育实践服务。它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并保证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能。

4教育性原则:研究方法应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能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绝不能为了获取某些研究材料,而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教学反思过程

1 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进入反思。 2 观察与分析阶段:借助自述回忆、录音录像等获得观察数据,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的思想、行为、信念、价值观等。

3 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思想,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政策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 积极的验证阶段: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 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 详细描述: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 实际讨论:不同学校的老师聚集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法,最后得到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共享。

4 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三、案例分析(回答思路:名词解释—过程分析—启示) (一)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1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接受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即是罗森塔尔效应。

2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期望较高,一段时间后,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就会更加自尊、自信,诱发础积极向上的激情,易取得如教师期望的效果;如果教师厌恶学生,经常冷漠歧视学生,学生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和失望,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成绩和品行就会逐渐变坏。 3 教育启示: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1

4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通过言教和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做好表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关注自尊心强的学生,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编

一、填空和名词解释

1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 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具有以下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4 奥苏泊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家长、老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5 内驱力的表现时间: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赢得同伴赞许和接纳成为强有力的动机因素;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6 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根据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学习的动机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根据动机强弱标准:分为普通型和偏重型学习动机。

7 自我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8 阿特金森将麦克里兰的理论深化,认为,个体的成就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