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高新区控规基础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包头高新区控规基础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79a36e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e

第四部分

基础资料

包头市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基础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2 第二章 规划依据 .......................................................................................... 3 第三章 现状概况 .......................................................................................... 4 第四章 自然条件 .......................................................................................... 8 第五章 建筑质量现状 .................................................................................. 8 第六章 道路交通现状 .................................................................................. 8 第七章 生态科技农业资源分析 .................................................................. 9 第八章 文化旅游资源 .................................................................................. 9 第九章 优势分析 .......................................................................................... 9 附表 ................................................................................................................ 10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城市区域发展背景

国家在十七大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依托大中城市,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城市

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排头兵”,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头市经济高速发展,整合区域经济,增加城市凝聚力,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核心区域,从而带动整体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发展的需求

1、《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修编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市共编制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历版总规指导下,包头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形势的变化,包头市再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现行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包头市的实际情况,对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根据2006年9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包头市城市性质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城市与经济中心;中国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要前沿城市;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城市;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2、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包头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挥国家重工业基地、资源富集区和内蒙古经济中心的作用,强化连接华北与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升包头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做大做强市域中心城市,强化中心服务功能。

三、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指导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包头市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包头市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支撑力,以推进城市化、发展产业化为抓手,使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滨河新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布局、产业、市场、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改善创业和居住环境,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坚持走城乡共荣型、经济高效型、资源

包头市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基础资料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并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2、滨河新区领导对于发展生态产业的政策导向

为深入学习、积极借鉴有关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包头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路径和实现方式,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009年9月7日-15日,包头市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团先后赴成都、重庆、贵阳、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七个城市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结合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举措,全面推进滨河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3、稀土高新区对包头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作用

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后,滨河新区在地理位置以及区域功能上具有发展生态产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事关长远,政策性、法律性强,稀土高新区领导班子对于发展生态产业给与积极的政策支持和思路导向。

四、城市基本情况 1、地理区位

包头市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临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接呼和浩特市和

乌兰察布市,西接巴彦淖尔市,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09°15′12″~111°26′25″,北纬40°14′56″~42°43′49″。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城市,是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是北京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推进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华北与西部联系承东启西枢纽的区位作用。包头现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其中贯通华北、西北地区的大动脉京包、包兰、包神、包西铁路在包交汇,东行可连北京,西行可连兰州,南行可连太原、西安、上海、宁波等地;110、210国道穿越市区、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7条公路干线通向全国各地,形成了以丹东----北京-----包头-----银川----拉萨为东西轴线和北海---西安---包头---白云为南北轴线,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 近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网络,密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2

包头市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基础资料

2、地形地貌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南临黄河,阴山山脉横亘市境中部,将全市分为中部山岳地带、山北丘陵高原和山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地貌结构总的特征是以大青山、乌拉山、色尔腾山为骨架,低山、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类地形地貌交错分布。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地形。中部山岳地带海拔高度1200~2300米,北坡平缓,南坡陡峭,北部丘陵高原海拔高度1410~1600米。包头市区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北高南低。 3、气候条件

包头市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多大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积温有效性高,光能较丰富,具有典型的干旱草原生物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175~400毫米,年蒸发量2100~2700毫米,干旱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4、矿产资源

包头市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现已发现矿物74种,产地400多处。特大型矿床2处,矿石保有储量110多亿吨。目前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煤、铁、黄金、稀土、莹石、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白云鄂博铁矿是稀土、铌、铁、钾、氟、钛、钍等共生矿,其中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铌储量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包头市的稀土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全球稀土消费的90%为中国提供,而中国的稀土主要来源于包头。 5、土壤植被

包头市土壤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贫瘠土壤面积大;土壤的盐渍化、风蚀砂化和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分布面积也较为广泛。包头土地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14.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

北部丘陵地区大都种植干旱作物,主要有莜麦(裸燕麦)、荞麦(皮燕麦)、马铃薯、胡麻、菜籽等。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有引黄(河)灌溉系统和地下水浇灌设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荞麦是这里的一大特产,是供不应求的出口产品。莜麦是包头的又一著名特产。

第二章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村镇规划标准》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6、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 7、《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 8、《包头市土地利用规划》 9、《包头市战略发展规划》 10、《包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1、《包头市区城乡建设一体化规划》

1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13、《滨河新区第三产业第一个五年规划》 14、《滨河新区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

第三章 现状概况

一、区位分析

规划区域紧邻包头城市生态廊道——黄河湿地,东南侧为包头机场和南海公园,是城市发展轴上的一个重要区域。用地主要为农场用地、林地、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二、村镇现状分析

万水泉镇包括黄草洼村、交界营子村、同官村以及小召湾村四村。万水泉镇四村基本情况如下: ⑴黄草洼村

黄草洼村地处黄河北岸,东河区南郊,东连包头机场和南海生态园区,西通210国道。南绕城公路和包伊公路横穿村子的南北两头,村中南北方向的一条水泥公路将南绕城公路和包伊公路连接,交通便利。辖区面积6200多亩,其中宅基地1200多亩,二轮承包耕地面积1227亩,改良地及田间道路、水渠约3773亩。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地理优势。村内常住户322户1140人,流动人口360多人。当地村民的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业,主要产品是红萝卜和甘蓝,畜牧养殖、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产业同步发展。企业17家,卫生室1个,蔬菜协会1个,1994年成立蔬菜运销批发市场。2008年村集体收入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825元。

现有企业有:黄草洼包头嘉诚塑料制品厂、其落食品厂、包头龙祥锅炉厂、三维保温材料厂、包头凯达混凝土有限公司、包头鑫胜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包头凯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包头佳美果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东头金属回收有限公司、麻池镇陶粒空心石厂。以上企业年工业产值884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36%。

今后建设规划思路:首先,为进一步促进蔬菜的生产销售,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建立一个占地200亩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其次,根据包头市城市建设的大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综合黄草洼实际,整理村庄地,使村庄用地集约化,占地150亩,就能解决330户村民的居住用地,把其余的土地整理出来建设养殖小区一个,占地100亩;另外建设高效温室200亩,建设占地30—50亩的养老院。 ⑵交界营子村

包头市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基础资料

包伊公路穿过交界营子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辖区面积4000多亩,耕地面积1375亩(全是水浇地),村庄占地1500多亩,其余为开荒地,常住户294户、778人,流动人口990多人。村内有机井30眼,配套变压器5台,低压地埋线路十二公里。村内有较大企业、租赁企业、餐饮服务业等各类企业90家。2008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主要以出租用地为主。 采取引资和垫资等办法筹资250万元,建成综合服务大楼,并完成综合蔬菜市场前期工程,解决了村民买菜难的问题。现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00多万。

2008年新建公厕2座、垃圾点5处,并由专人清扫拉运;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设备,配备了电脑、音箱、投影仪等设备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络,商业街安装路灯2公里,现有卫生室3个,小学1所。

现有企业:包头金峰衡器厂、世长铸造厂、鑫龙铸件厂、李静轧钢厂、白巧英电缆厂、食品厂、刘福铸件厂。以上企业年工业产值为968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2%。

今后建设规划思路:立足本村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统一规划,增加大棚等保护地的种植面积和蔬菜深加工项目;整理村庄地,综合住宅区土地,使村庄用地集约化,腾出土地1500亩用于钢材市场的建设和工业项目的引进;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申请落实蔬菜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完成总和蔬菜市场内的硬化工程,建成发运、保险、脱水、仓储等一体化产业链条。 ⑶同官村

同官村位于包伊公路北一公里处,东邻包头民航机场,西邻东甲浪湾村(十二分公司),北邻毛凤章村,村占地面积约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且全部为水浇地,村庄配套机井25眼,村内住户260多户,900多人,其中流动人口200多人,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和奶牛饲养,人均收入6000元,村内有个体私营企业3个,商业网点4个,无集体企业(包括租占集体土地企业)。维持农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靠借资、贷款,发动村民义务投工维护水利设施。

现有企业有包头市鑫宇机械安装公司、包头市蒙泰食品有限公司、耀东机械加工厂。以上企业年工业产值为1170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70%。

今后建设规划思想:规划建设新村小区,占地300亩,解决全村280户居民新农村建设用房;在民航机场附近规划建设占地150亩的大型物流、配货、仓储中心。 ⑷小召湾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