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 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 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7d8de34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2

(1)岁苦支备 岁:____________ .(2)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患:____________ .(3)臣怪之 怪:____________ .(4)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 .

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见 路 侧 有 民 裸 露 僵 踣 望 天 而 歌。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6题 50分)

26.作文。(50分)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写出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六单元检测卷

1.(1)驿外断桥边 更着风和雨 (2)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3)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2.庇 肴 鬓 坳 枥 与 矜 相

3.C(A.“食”同“饲”,喂;B.“与”同“举”,推举;D.“直”同“值”,价钱) 4.D(即使;A.竭尽/尽头;B.正确方法/说;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5.B(A.《礼记》是儒家论著;C.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6.(1)两只兔子各种了一棵萝卜,一只兔子的萝卜叶子茂盛而萝卜却长得很小;另一只兔子的萝卜叶子很少但萝卜却很大。(2)看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应看问题的实质。

7.B(“语言轻快、想象丰富,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说法有误,本诗语言特点是朴实、准确、形象、生动)

8.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9.(1)即使 (2)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3)鉴别 (4)到了……时候,等到 10.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11.D(介词,在;A.按照/动词,认为;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助词,的/代词,代璞玉)

12.(我)所悲痛的是(真正的)宝玉被说成(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

13.千里马被埋没 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乙译文】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和氏是个骗子,把和氏的左脚砍掉了。等到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和氏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和氏是个骗子,又把和氏的右脚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和氏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和氏(这样做的)缘故,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真正的)宝玉被说成(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这才是我伤心的原因。”文王便叫玉匠加工雕琢这块璞玉,果然从中得到了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14.(1)道理 (2)好 (3)或许,也许 (4)解决

15.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6.(1)所以说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2)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17.甲文:实践出真知。乙文: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乙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18.(1)同“举”,推举 (2)兴起 (3)好言规劝 (4)回家 19.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20.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赡养。

21.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他们老了而抛弃他们,我们应该好好赡养老人,让他们“老有所终”。(言之成理即可)

【乙译文】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爷爷,就想将其抛弃。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了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诫,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将爷爷扔在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带了回。父亲问说:“你带这个不吉利的工具回做什么?”原谷说:“等将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赡养。

22.(1)每年 (2)隐患(祸患、担心、担忧) (3)对……感到奇怪 (4)缘故(原因) 23.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24.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高高兴兴地踊跃参加呢?

25.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写成“办事情、想问题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可;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译文】齐王一天上早朝,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调度战备。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墙,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觊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长城,即使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高高兴兴地踊跃参加呢?”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上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天哀号。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低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长城,等到长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