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六讲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六讲电与磁信息的传递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7f9aad1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a

第19题图

20.图示为“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装置,蹄形磁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闭合开关后:

第20题图

(1)要使电路中有电流,导体ab、开关、灵敏电流计和导线必须构成________电路. (2)导体ab沿____________方向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只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就有________产生.

(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ab,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

(4)若要改变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5)在此装置中,当导体ab沿水平方向运动时,要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变大,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导线替代电流计,再给你一个小磁针,利用该装置完成此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

第21题图

(1)如图甲,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

回形针的放置有图乙中的a、b两种方法,依据________的原理,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乙中________的方法.

(2)选择正确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陶瓷板 玻璃板 塑料板 5

放入的物体 吸引回形针数量/4 个 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放入铁板或镍板,吸引回形针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________,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铝是导体,陶瓷、玻璃和塑料是绝缘体,从表中数据知道,它们对吸引力影响效果相同.据此,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和________相同、面积不同的铁板,发现铁板面积越大,吸住的回形针数量越少.

(4)日常生活中,磁卡常受外界磁场影响出现消磁现象.请你根据含有铁、镍的物体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的性质,写出一种保护磁卡磁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四 电磁波及其应用

22.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关于火箭和导航卫星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B. 火箭加速上升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导航卫星随火箭升空过程中,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D. 导航卫星和地面的联系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3.对电磁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3×10 m/s C. 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可以阻碍电磁波的传播

D. 微波炉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为2 450 MHz,其波长约为1.22 m

24.有一款不用充电的新型手机,其核心技术是利用了通话时声波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种手机具有把声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 B. 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波长越长

6

5

1 1 3 3 3 3

D.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m/s

8

第25题图

25.如图所示中,有一款内置微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专用鞋.当穿着它离开指定的区域时,鞋中的“GPS”便会自动发送使用者所在位置信息.该信息被卫星接收后再发送到手机.此过程中由________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 m/s.

26.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天地互动”,是利用电磁波传递____________.

答案:

1. D 【解析】图A为奥斯特实验为探究电流的磁效应,A不符合题意;图B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装置图,B不符合题意;图C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为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C不符合题意;图D电路中无电源为电磁感应实验,是发电机工作原理图,D符合题意.故选D.

2. C 【解析】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可以看出:A选项中,开关没有闭合,电路不通,故不能产生感应电流;B选项中,电路闭合,但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故不能产生感应电流;C选项中,电路闭合且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符合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D选项中,电路闭合,但导体静止,不切割磁感线,故电路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选C.

3. A 【解析】 选项 A B C 的实验 解读 此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 正误 √ × × 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7

开关闭合后导体ab会在磁场中运动,这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D 受力运动的实验 4. C 【解析】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即右端为N极,故A错误;由安培定则可知:磁感线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调换电源的正负极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也会改变,故B错误;当导体左右运动时,可以切割磁感线,所以能产生感应电流,使电表指针偏转;故C正确;在电流的磁效应中,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故调换磁体的N、S极,电表指针偏转方向将发生改变.故选C.

5. B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学及其应用.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磁南极也是地理北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由D图可知,磁感线的方向满足“S进N出”原则,所以上端是S极.故选B.

6. B 【解析】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是电动机,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7. 磁性(1分) S(1分) 降低(1分) 【解析】水银是导体,当水银接触到金属丝下端时电路接通,即此时电磁铁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线圈中就会产生磁性(场);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在外部是向下的,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磁铁的a端为S极;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与之前相比变低,而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工作的,此时水银柱膨胀的程度比原来的要小,因此报警温度将降低.

8. 电动(1分) 电流(或磁场)(1分) 电磁感应(1分) 机械(1分)

9.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1分) 电磁感应(1分) 【解析】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而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10. 同(2分) 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由题图可以看出,花瓶的底部和花瓶的底座都有磁体,由此可知本题研究的是磁体之间的关系,磁体之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花瓶在图中的状态下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为花瓶和瓶中水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以及磁极之间的斥力,方向竖直向上,当花瓶和瓶中水所受的重力小于斥力时,花瓶就会飘起来.

1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2分)

切断电源(1分) 【解析】电磁铁是通电螺线管中间加了一个铁芯,电磁起重机就是利用电磁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