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第七版期末考试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药物分析第七版期末考试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143f7cb4daa58da0114a8f

药物分析

第一章 概况

药典基本结构 凡例 正文 附录 索引(中英文)

凡例 解释和正确使用CHP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对有关共性问题进行规定

1) 名称及编排 2) 项目与要求 3) 检验方法和限度 4) 标准品、对照品

用于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

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

5) 计量 法定计量单位

6) 精确度 取样量的准确度和实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约若干: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正负10%。

精密量取: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称取:根据数据的有效数位确定 分别称取:2g 2.0g 2.00g

则可称 :1.5-2.0g 1.95-2.05g 1.995g-2.005g 量取:用两桶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按干燥品计算: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测得干燥失重后,再在计算式从取用量中扣除

空白试验: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同法操作所得结果。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目的:

项目:1.性状 外观 溶解度 物理常数(熔点m.p,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

2.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GIT) 根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物化性质,通过化学反应鉴别药物的真伪。 只能证实药物的类别,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区别不同类别的药物。仅适用于确认单一的化学药物。 3.专属鉴别试验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SIT) 在git的基础上进行,根绝每一种药物在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上的特殊性差异,采用更灵敏、选择性更强的反应,进一步鉴别药物的真伪。区别同类药物。 方法验证: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

最低检出量:应用某一反应,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能观测除反应结果所需的供试品的最小量。 空白试验:消除试剂和器皿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灵敏度很高的鉴别试验,很重要 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 消除干扰 改进观测方法

加入少量与水互不相容的有机溶剂,颜色加深,易观察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一节、杂质来源:①生产过程中引入(合成药,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引入溶剂、酸碱性试剂、催化剂,从金属工具中引入金属杂质,引入低效无效的药物异构体或晶型) ②贮藏过程中引入,(保存不善或贮藏时间过长,微生物作用,外界条件影响导致水解、氧化、霉变、异构化、晶型改变)

杂质限量:含义,在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产生毒性的情况下,药物中可允许的咋质量。即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杂质限量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方法:①对照法:去一定量被检杂质的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品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特点:注意平行操作,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品量】*100% ②灵敏度控制法,在供试品溶液中键入试剂,一定条件下反应

后,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 以不出现正反应为合格。特点:不需对照品。

③比较法: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如吸光度)与规定的限量进行比较,不得更大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① 化物检查法

原理

方法1、反应试剂:AGNO3试液,2、标准溶液:标准NACL溶液,每1ml相当于10ug的cl-适宜比浊浓度:50-80ugcl-/ml 氯化物 硫酸盐 铁盐 重金属 砷盐 炽浊残渣 残留溶剂 原理 AGNO3 Bacl2 SCN- 硫代硫酸钠 古蔡式法zn+hcl产生H2,+AsSO33-生成ASH3 硫酸灰分 加入过硫酸钠的作用,将fe2+氧化成fe3+,防止光纤将硫氰酸铁离子还原或分解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定量分析方法:

一、 容量分析法 二、光谱分析法三、色谱分析法

一、容量分析法 1.关键:准确地确定等当点 (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完全作用,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即等当点) 2.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等当点之间的误差3.特点 简便,快速,精密、准确 专属性、灵敏度差 常用于化学原料药的含测 滴定度T:

每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mg)

aA + bB ? cC

T = m × (a/b) × M (mg/ml)

百分含量计算 直接滴定: 含量% = V ?T?F?100% W 生成物滴定法:

? 剩余滴定(做空白实验):

先加入定量过量的滴定液A, 当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后, 再用另一滴定液B 回滴剩余的滴定液A

(VB0?VBs)?TA?FB 含量% = ?100%W

0 :空白试验消耗滴定液 B 的体积 VB V s :样品测定消耗滴定液 B 的体积

B二、光谱分析法(一)UV-Vis分光光度法 1. Lambert-Beer 定律 A = CL

:百分吸收系数

2.特点:较灵敏、较准确;专属性差 3.仪器校正和检定

? 波长校正:仪器使用前校正 ? 杂散光的检查

? 吸收度准确度的检定: 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

? 对溶剂的要求:截止波长,纯度

溶剂在所选波长附近的吸收度应不超过一定值。空气为空白 4.测定

? 核对检测波长:

供试品的实际吸收峰波长是否与药典给出的波长一致(±2nm)

如果不一致,可能与试样的真伪、纯度及仪器波长的准确度有关.

? 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

? 供试品溶液:吸收度 0.3-0.7;溶质没有离解、聚合等 ? 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测定 对照品比较法 比色法 吸收系数法 计算分光光度法 (二)荧光分析法

1.特点: 灵敏度高于UV; 荧光淬灭; 干扰多

? 应在低浓度溶液中进行

? 高浓度:产生内滤光效应和自吸收现象 线性偏离

内滤光效应:溶液中存在能吸收激发光和荧光的物质,使荧光强度减少。

? 空白试验排除干扰

溶剂纯度,溶液中的微粒、溶氧、pH、温度、光照等

? 校正仪器灵敏度:供试品对激发光稳定: 用待测物的对照品溶液校正 供试品对激发光不稳定:采用激发、发射光谱与供试品近似且稳定的物质校正 蓝色荧光---硫酸奎宁的稀硫酸溶液 黄绿色荧光---荧光素钠水溶液 红色荧光---罗丹明 B 水溶液 2.含量测定

? 对照法:荧光强度与药物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时用

Cx = x xb × Cr

F?F

r rb

? 标准曲线法:荧光强度与浓度明显偏离线性时用 三、色谱分析法

特点:高效,快速,高灵敏度,高专属性 1.HPLC法

? 最常用固定相:

octadecylsilane-bonded silica gel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或C18)

? 流动相及其pH:RP-HPLC首选甲醇-水,乙腈-水

pH 2-8 (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固定相) ? 柱温、检测器:室温、紫外检测器

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和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 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色谱峰的分离度 色谱系统的重复性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 ?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 HPLC 定量方法:

– 内标法:

内标校正曲线法

内标一点法:对照法 内标校正因子法

– 外标法:

标准曲线法

外标一点法:对照法 气相色谱法

药品标准中规定的色谱条件除 固定液品种、检测器类型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柱材料不得任意改变外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