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4f12ebb8f67c1cfad6b8a2

E.固定桩位

3.预制桩按照沉桩方法不同分为(DE)。 A.摩擦桩 B.端承桩 C.打入桩 D.静力压桩 E.振动桩F.水力冲桩

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常发生的工程事故有(BCDE)。 A.断桩B.孔壁坍塌 C.孔底隔层或夹砂D.斜孔 E.流砂

5.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常发生的工程事故有(ABCD)。 A.断桩B缩径桩 C.吊脚桩D.桩尖破坏 E.孔壁坍塌

6.脚手架的分类可以按照(BCD)。 A.功能分类 B.材料分类

C.搭设位置分类D.结构形式分类 E.用途分类 五、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骨架宜采用对焊连接。(√ )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70%时方可运输。(×) 3.打桩顺序应从中心向四周打。(×)

4.泥浆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施工中的作用只是防止塌孔。(×)

5.泥浆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施工中,清孔工作应安排在钢筋笼下放前进行。(×)。 6.复打发施工经常在泥浆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施工中采用。 (√ ) 7.立皮数杆的作用是控制砌筑墙体的竖向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标高。 (√ ) 8.砖墙砌筑应采用混合砂浆。 (× )

9.砖墙转角临时间断处,如留斜槎设置困难,也可以留直槎。 (√ ) 10.一步架高度是1.5M。(× ) 六、简答题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有什么要求?

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才能运输和打桩。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过验算合格后才能进行。

起吊时,必须合理选择吊点,防止在起吊过程中过弯而损坏。教材第50页图2-2为预制桩吊点合理位置图。当吊点少于或等于3个时,其位置按正负弯矩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当吊点多于3个时,其位置按反力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长20~30m的桩,一般采用3个吊点。

2.打桩顺序如何确定?

答:打桩时,由于桩对土体的挤密作用,先打入的桩被后打入的桩水平挤推而造成偏移和变位或被垂直挤拔造成浮桩;而后打入的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或入土深度,造成土体隆起和挤压,截桩过大。所以,群桩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防止周围建筑物破坏,打桩前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以及桩架移动是否方便等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3.简述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答:(1)测定桩位(2)埋设护筒(3)泥浆制备(4)成孔方法(5)清孔(6)安放钢筋笼(7)浇筑水下混凝土

4.护筒埋设要求的作用。

答: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 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

5.泥浆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措施。 答: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

①孔壁坍塌 ②偏孔③孔底隔层④夹泥或软弱夹层 ⑤流砂 6.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答: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是:使用锤击式桩锤或振动式桩锤将带有桩尖的钢管沉人土中,造成桩孔,然后放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最后拔出钢管,形成所需的灌注桩。

7.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措施。

答:沉管灌注桩施工时易发生断桩、缩颈、桩靴进水或进泥、吊脚桩等问题,施工中应加强检查并及时处理。

断桩的检查与处理:在浅层(2~3m)发生断桩,可用重锤敲击桩头侧面,同时用脚踏在桩头上,如桩已断,会感到浮振;深处断桩目前常用动测或开挖的办法检查。断桩一经发现,应将断桩段拔出,将孔清理后,略增大面积或加上铁箍连接,再重新浇混凝土补做桩身。

缩颈桩防治措施:在容易产生缩颈的土层中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采用“慢拔密击”;混凝土坍落度要符合要求且管内混凝土必须略高于地面,以保持足够的压力,使混凝土出管扩散正常。

施工时可设专人随时测定混凝土的下落情况,遇有缩颈现象,可采取复打处理。 桩尖进水、进泥砂处理办法:可将桩管拔出,修复改正桩靴缝隙或将桩管与预制桩尖接合处用草绳、麻袋垫紧后,用砂回填桩孔后重打;如果只受地下水的影响,则当桩管沉至接近地下水位时,用水泥砂浆灌人管内约0.5m作封底,并再灌1m高的混凝土,然后继续沉桩。若管内进水不多(小于200mm)时,可不作处理,只在灌第一槽混凝土时酌情减少用水量即可。

为了防止出现吊脚桩,要严格检查混凝土桩尖的强度(应不小于C30),以免桩尖被打坏而挤入管内。沉管时,用吊砣检查桩尖是否有缩人管内的现象。如果有,应及时拔出纠正并将桩孔填砂后重打。

8.简述砖墙砌体的施工工艺。 答:砖墙砌体施工工艺

(1)找平弹线(2)摆砖样(3)立皮数杆(4)砌筑、勾缝(5)楼层轴线的引测

(6)各层标高的控制 9.砖砌体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答:砌体的质量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到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 10.脚手架搭设时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搭设脚手架时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满足使用要求

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要求。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2 m左右, 最小不得小于I.5m。

2.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在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脚手架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脚手架的标准荷载值,取脚手板上实际作用荷载,其控制值为3KN/m2(砌 筑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堆砖,只许单行摆三层。脚手架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应经过严 格检查,符合有关规定;脚手架的构造应合乎规定,搭设要牢固,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

3.搭拆简单,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节约用料。

【建筑施工技术】形考作业三:

本次作业主要针对第4章钢筋混凝土工程与第5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一、名词解释 1.固定式模板:

按照构件的形状、尺寸在现场或预制厂制作模板,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后,脱模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再制作下一批构件。各种胎模即属固定式模板。 2.组合钢模板:

组合钢模板是一种工具式模板,由钢模板和配件两部分组成。 3.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广泛用于焊接直径为 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热轧钢筋和直径为10~25mm的RRB400余热处理钢筋及预应力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4.量度差值:

钢筋的外包尺寸和轴线长度之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为“量度差值”。 5.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的配筋图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数及重量,然后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钢筋备料加工的依据。 6.混凝土试配强度: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一个数值,即: fcu,0?fcu,k?1.645?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