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限防卫权的适用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关于无限防卫权的适用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6cf22d647d27284b7351ef

无限防卫权的若干问题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我国关于防卫权制度存在很多争议,不同的理解会导致立法者的目的意义模糊,使处于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权衡和维护,一直以来对无限防卫权的问题很感想兴趣,很想就一些争议问题发表一些我的见解,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拟命题研究该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979年《刑法》第17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中定义了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界限就是防卫是否超过适当的限度。但是这个限度究竟是怎么界定的,法条中并无明文规定。因此过当防卫全凭法官自由裁量。但是,当时的法官都过于苛刻的要求执行正当防卫的限度,常常造成偏向加害人一方的利 益而损害被害人的利益。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新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样一来,关于正当防卫的范围更加明确了,从而更好地阐明立法者的意图,使受害群体有胆量能够放开手脚挣脱束缚的去同不法分子做斗争。但是这样势必会造成加害人的人权利益的损害。因此不同的观点应声而起。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特殊防卫问题的研究来更好地在鼓励受害人同不法分子斗争,同时保证加害人人权不受侵害。在理论上完善关于防卫权的相关问题。在实践上为司法审判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新修订的法条中特殊防卫权的问题在立法意义上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界大家都承认法律放宽了对正当防卫的限制,为的是更好地鼓舞公民同不法现象做斗争的勇气。并且在关于防卫权的存在意义上大家也都同意一个说法,那就是防卫就是为了制止犯罪,如果犯罪行为已经被遏制那么防卫行为也应当停止。否则就会造成防卫行为人与伤害人的主客关系倒置而陷入新的法律关系中。

但是在更多的方面还是存在诸多的争议,例如在新法条中关于“行凶\一词的理解

上,有的人认为行凶指的是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手段,有的人认为行凶也可以指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的一系列犯罪行为。再比如,造成伤害的方式对判决的裁定上,有的人认为必须是暴力形式,也就是说手中必须有犯罪凶器,而有的人认为只要是对受害人构成机体伤害的都可以称之为暴力。还有针对防卫发生的条件上,有的学者认为受害人是基于自身的状况或是防范危害人再次犯罪,在情形上不应被认为是过当防卫,而有的学者却认为如果犯罪行为已经被制止,那么继续的防范行为就构成过当防卫。

但是关于正当和过当防卫行为的限度认定的问题上,至今尚无法定论。 (二)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代各国的刑事立法看,完全赋予公民无限防卫权的国家几乎没有。但是,有的国家允许公民相当一部分犯罪侵害实行无限防卫。德国、瑞士、韩国、泰国、我国澳门地区, 及我国大陆新刑法均规定了无限防卫权, 英美法系普通法中也有无限防卫权的规定。这些规定可分为三种类型。( 1) 我国新刑法第20 条第3 款规定的无限防卫权, 只注意到无限防卫权的客观条件。( 2) 英美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也强调其客观条件, 但其标准比我国新刑法中的规定更为具体、准确。英美刑法中, 不法侵害的暴力程度可分为致命的暴力和非致命的暴力,如果防卫人面临的是重罪性质的致命暴力的侵害, 他在防卫时有权杀死对方, 且没有必要采取撤退原则。( 3) 德国等国家刑法中的规定与前两种情况相反, 这些国家更强调无限防卫权的主观条件, 而对其是否面临致命暴力的不法侵害, 则不太重视。(4)中国澳门、日本、法国关于无限防卫限制于被害人被害时的精神状态,较于我国相比限制条件更多,但是考据困难。 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

一.无限防卫权的立法目的

(一)基于产生根源看无限防卫权立法目的 (二)基于历史角度谈无限防卫权立法目的 二.无限防卫权的理论争议 (一)关于几个名词表述的争议 (二)关于无限防卫权存在的合理性 (三)关于无限防卫权产生条件的争议 三.无限防卫权缺陷的补足方法 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方案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在防卫权问题的研究成果,联系中国无限防卫权应用具体现状,及比较国内外立法研究和实践情况,提出我国关于无限防卫权立法和实践问题上弊端的的解决思路。

(二) 研究进度 研究初期完成1-2章 中期报告中完成前三章 后期完成第四章

结题时完成所有后期的修改润色工作 (三)预期目标

完成相关资料的总结,提出自己关于该问题研究的新观点 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课题创新上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国际关于该问题探讨的资料资源少 没办法从更大更整体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在外文资料的搜集方面及参阅方面会有一定困难。

(二)解决措施

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扩展搜集资料的途径、范围。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深化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六.主要参考文献

陈兴良 《论无过当之防卫》选自《刑法问题与争鸣》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第二辑 第307页

赵小宁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与无过当防卫—对我国新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立法的思考》1371- 1351( 2003) 04- 0012- 03

侯国云 么惠君 法学评论( 双月刊) 2005 年第2 期( 总第130 期)《论正当防卫立法的再完善与再修改》

唐义红,汪毅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无限防卫权及刑法第20 条的理性思索与张成敏教授商榷》第20 卷第6 期 8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