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俄语本科课程设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外俄语本科课程设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81f8ed998fcc22bcd10daf

教学要求:

1.语音方面:要求学生做到能正确朗读所学课文,口头交际中语音基本正确,并能运用各种语调手段表达思想感情。

2.词法方面:在言语交际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词汇方面:到本阶段结束应掌握3300-3800个单词,其中积极掌握2200-2400个单词。4.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方面:

1) 在所学题材范围内,能就指定的题目进行对话(5-8分钟)、叙述(3-6分钟)。 2) 能独立阅读、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

3) 在所学题材范围内会写叙事文、说明文及简单的应用文,拼写、语法及用词错误不超过总用词量的4%-6%。5.每课书之后进行一次测验。

授课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言语训练(包括朗读、造句、转述、复述、回答问题、对话练习、翻译练习、写作文)。

使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四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基础俄语》第四册 丁树杞主编

《Учебник рус. яз. для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студентов-филологов》 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120分钟),期末笔试(120分钟)。

题型:同义词辨析,造句,阅读理解,翻译句子,作文等。 期末口试(每人7-10分钟):朗读、回答问题、转述或复述。

课程编号:RR1011

课程名称:视听说(IV)[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一年级下和二年级上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1.深入理解语调的表意和情态功能作用,增强俄语语感。 2.提高理解、记录所听内容的能力。

3.初步了解独联体各国的日常生活习俗、国情、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4.学习通过听、视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训练就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俄罗斯原版的听力教学片和录音资料。 2.录自俄罗斯电视的国情资料片。

教学要求:

1.听懂教师所规定的录音资料,生词不超过3%,语速70-80%,难度和语速逐步递增,区分精听和略听。

2.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通过“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原文资料。

3.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初步掌握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够听懂、看懂一般社会生活题材、语言比较浅近的原文教学片;对于原来有起点的学生则要求能基本听懂、看懂中等难度的国情教学片。

授课方式:自听、共听、讲解、练习、讨论、归纳。基本采取课下首先自听的方法,课上师生同听难点部分,解决疑难问题,并采取问答、复述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自听情况。 采用教材:1.原文教学片《来到莫斯科》2.原文电影3.电视节目

考核方式:笔试:听(或视听)6分钟左右上述相关内容的有声材料,听三遍后,笔头做多项选择或简短回答问题;听5分钟左右难度稍大的短文,就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听3分钟左右对话,将所听内容听记下来(给出生词,后两项均为录到学生的磁带上,可反复听)。

课程编号:RR1012 课程名称:俄语阅读(IV)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第一学期上。]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 分:2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了解对象国的国情。配合实践课,达到提高学生整个俄语水平的目的。

教学内容:1.俄罗斯国情2.俄罗斯社会文化生活3.著名短篇小说4.现代报刊选读

教学要求:

阅读分为细读和略读两种形式。

1.细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独立阅读,正确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及故事等,阅读速度40-50词/分钟。

2.略读:通过快速阅读,能够读懂难度不超过教学大纲,生词量不超过3%的俄文原版文章,掌握所读内容的大意,正确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阅读速度应达到90-100词/分钟。

3.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教师可推荐一些难易相当的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材料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每篇材料学过后学生总结可吸取的积极词、词组、句式,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指导学生将学过的这些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授课方式:

1.综合讲解阅读方面的有关知识 2.课上与课下相配合

1)留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2)课上临时给学生新材料,限定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3) 突出对难点的讲解(语言难点,

内容理解难点)。

采用教材:1.《俄语阅读》任课教师选编2.报刊网络文章

考核方式:选材:文章内容,难易程度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生词量不超过3%。

题型:选择题(四选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笔述概括全文大意、检查学过的生词、词组、句式等。

课程编号:RR1015 课程名称:中级俄语(I)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_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5 总学时:90 学 分:5

教学目的:

1. 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逐步由基础阶段的训练会话能力过渡到训练独白语能力。 2. 培养独立阅读、外文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教学专题,扩大与该专题相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国情、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

教学内容: 1. 择业(专题) 2. 当代青年(专题) 3. 和平的代价(文学作品) 4. 体育(专题)

5. 中国特色的事物(专题) 6. 第二种方案(文学作品) 7. 教师-神圣的职业(专题) 8. 橡树(文学作品)

教学要求:

1. 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2. 提高阅读理解及分析归纳能力。

稍加准备能复述所读所听材料,讲述所见所闻,能就学过的题材进行讨论、交谈。语速正常,语音语调正确,基本无重大语言错误(语法、词汇),连贯语达5分钟

授课方式:

1. 解、范例、答疑、训练(包括造句、翻译、改句、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掌握其深层含义)。 2. 课堂讨论。

采用教材:

《大学俄语》(东方)5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

《大学俄语教程》 倪波等编 上海外国语学院 《俄语教程》 Лобанова等编 莫斯科“俄语”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填空、同义词替换、造句、改句、理解词语和句式、翻译、阅读理解、作文等。 口试:回答问题、阅读理解、讲述等,人均10分钟。

课程编号:RR1017 课程名称:俄汉译笔译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原理及俄汉语际对应的基本规律。 2. 使学生掌握俄汉语际转换的基本技能。

3. 使学生养成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学内容:

1. 翻译的本质、原则和方法。 2. 词汇语义的确定与传达。 3. 语法意义的确定与传达。

4. 俄语特殊词汇现象和常见句法结构的翻译。 5. 词汇转换:加词、减词和词义引申。

6. 句法转换:词类转译、成分改变和关系转移。 7. 语义转换:反义译法、逆向译法和补偿法。 8. 长句翻译与综合转换。

教学要求:

1. 课前做好预习,课上专心听讲并按要求完成口头作业。 2. 每次作业量为:1200-1500俄文印刷符号或500-700汉字。 3. 认真研究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认真听取教师的作业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