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外国文学 文学常识部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外国文学 文学常识部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cc71747cd184254a353550

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有“梦回吹角连营”之叹,周邦彦则有“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之慨,同样是“梦”,这两位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3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3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共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3.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2分)

3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4分) 江南好(天共水) (赵师侠①/宋)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注释】①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宋太祖八世孙。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曾为江华郡丞。有《坦庵长短句》。有词150余首。 35.本词写景所体现的时令是( ) (2分)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6.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词描写江南水乡月夜景色,表现了词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月映水中天”一句写月映水中给人的直觉,让人顿觉天、月、水浑融无间。

C.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二句描述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所谓心随景转,景由心生,极富哲理,耐人寻味。 D. 全词语言精练,意境绝佳,空灵隽永。 江城子 密州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