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 名词解释 - 各章重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育心理学 - 名词解释 - 各章重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e7f23443323968011c9212

课题因素:

(1)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会对寻求解题方法起到启发或干扰作用。 (2)问题的具体性。问题越具体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问题中提供的信息的多少。过多的信息会扰乱正确思维线索;信息太少,又不足以提供寻求解题的线索。

个人因素:

(1)功能固着。当问题解决涉及改变某件制品的用途时,思维常被制品的惯常用途所束缚,因百会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作用。

(2)反应定势。人在解决问题时常受习惯的有效解题方法的影响。习惯的解题方法对解决当前新课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

(3)知识储备。一般来说,知识储备越多,越有组织,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智慧水平。智慧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5)认知特性。认知上的许多特性都明显地影响问题解决的进行。如认知活动的灵活性,对问题的敏感性,认知方式上的依存性和独立性以及思维的冲动性和反省性,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6)个性特征。个人的动机、气质和人格特征都与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解决问题中智力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定要有优秀的个性特征作保证。解决问题应被看做是整个人的统一活动的结果。

2、如何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教学中很难的问题,它不像知识的传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去完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涉及多方面的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有计划的培养,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至少有三方面问题: (1)首先是有关解决问题最基本条件的培养和储备;

A、熟悉有关课题的知识和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法。对有关课题的知识越多、越结构化,对解决问题越有帮助。除具备相应的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该学科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和解题策略。

B、需要认知方面决定因素的培养。这涉及一般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特殊原则,等等。

C、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人格特性的培养,如一定强度的内驱力、焦虑、坚持性和挫折耐力等。

37

(2)其次要结合各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3)最后,应有较为特殊的长期而深入的训练程序。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第1、2点单独可成简答题)(P227)

(1)创造性与智力。创造力和智力并不是一回事。诚然,创造性要以一定的智力发展为前提,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结果。但是智商高又决不等于创造性高。非常聪明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创造性,可能有高的创造性、一般的创造性、或者较低的创造性。而中等水平的智力,却也可能具有高创造性,中等水平创造性或低创造性。所以智力高者未必有高的创造性。

(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是创造活动的基础,知识经验与创造性有一定的正相关,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创造。知识一旦成为教条,就会限制人的创造。

(3)创造性与左、右脑的优势。左脑是处理言语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和时间的感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和分析性等特征。右脑则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知觉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做梦、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以及态度、情感等活动,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

(4)认知风格与创造性。认知风格指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儿童的创造活动依赖于他们操作和处理新、旧信息的方式,认知方式不同其创造性则受到较大影响。

(5)人格和动机因素。创造性是儿童能力的表现,属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人格结构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和制约。人格因素是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

(6)社会环境因素。

4、什么是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及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P202)

问题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1)要符合问题情境。 (2)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3)要进行必要的提示。 解决问题:

38

(1)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 (2)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

(3)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综合成多个规则的集合,即新的高级规则,从而解决问题。

5、请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P238) (1)创造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

(3)鼓励实践并尽力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4)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具体包括:

A、容忍异议;

B、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

C、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 D、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第八章 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 2、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性与倾向。 3、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 4、对于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唯智派(动机论)强调说理教育;行为派(习惯论)强调行为训练。 5、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 6、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7、道德信念:是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的动机。 39

8、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9、道德感:是与一定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如,人的自尊感、荣辱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人道感、同志感等等,统称为道德感。 10、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分三种: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1)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 (2)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3)伦理性的道德感:是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 11、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 12、抗诱惑:是指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但能得到酬偿的行动。 13、道德性发展研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14、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简答P261):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是: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岁) (3)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15、皮亚杰的两种规律性发现: (1)儿童在判断行为的对错时,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2)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发展的。(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出现年龄在10岁以后) 16、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进行研究,认为,道德成熟是一种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提出“道德判断晤谈法”,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将道德判断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