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 名词解释 - 各章重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教育心理学 - 名词解释 - 各章重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e7f23443323968011c9212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连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这反应了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4、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外在因素:家庭(父母之爱、家庭的不完满、家庭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思想、教师、学校类型)、社会环境(社会形态、文化)。 A、家庭: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家庭;儿童从出生至五、六岁时,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是他思想、情感及行为习惯的基础;儿童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基本原因是爱的缺乏;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民主型。 B、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大的的教师。 (2)内在因素:学生的心理发展、应激、内在的冲突、挫折和自我防卫机制。 5、美国学者罗森发现,存在两个明显的需要心理治疗的高峰期,它们是10岁和15岁左右,男孩比女孩更为显著。 6、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7、应激状态常见心理反应:焦虑、其他的消极情绪、认识功能障碍、自我估价降低、失助感(这是一种被动消极、无能为力、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体验)。 8、应激反应分为:警戒阶段、抵抗阶段、衰竭阶段。 9、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数个目标与动机,而不同的目标和动机又不能同时达到或满足,尤其当它们互相排斥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现象,又称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或简称冲突。 10、动机冲突类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1)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种强烈的目标或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取其一。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式冲突:指个体处在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之中,必须接受一个,才避开另一个,需要做出抉择而不知取舍。如,既不想努力学习,考试时又想不想不及格;“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前有狼,后有虎”;“进退维谷”。 (3)趋避式冲突:对于同一个目标同时存在趋近与躲避的两种动机,即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 11、冲突的解决:封闭、逃避、重建、选择、轮流、妥协。不成熟的方式是封闭和逃避。 12、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49

13、挫折耐受性: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是抗挫折能力的指标。

14、挫折的分类:成就挫折、亲和挫折、独立受挫(当孩子希望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父母横加阻拦)、支配挫折、顺从挫折、攻击挫折、自责挫折、抚爱挫折、求助挫折、性挫折。 15、遭受挫折后的心理反应:

(1)攻击:挫折后最直接和原始的反应便是愤怒和攻击。

(2)冷漠: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一种冷淡和退让,表现为对挫折环境的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

(3)幻想:是儿童遭受挫折后把自己置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以虚构的方式来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幻想的典型形式是白日梦。

(4)退化:退化或称倒退,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以幼稚的、与年龄不相称的童年早期习惯的行为来应付的现象。

(5)固执:当儿童遭受挫折,感到无能为力而紧张时,常盲目地重复某些无效的动作。 16、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 17、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形式:(简答P372)

(1)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它是指给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以合理的理由,以掩盖其不能被接受的东西。如,在失败和错误面前,给自己找个合理的解释;“酸葡萄”心理。 (2)投射: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自己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或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 (3)否认:如,小孩子摔坏了东西、闯了祸,用手蒙起双眼等。

(4)压抑:是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使人痛苦的念头、情感和经验在不知不觉中从意识中排挤到无意识之中,使人再不能回忆和察觉,也免除焦虑和痛苦。

(5)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或欲望以其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6)转移:如,学生受到批评后,愤愤不平,转而欺负其他同学。

(7)认同:指接受或顺从另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倾向,以增强自己对能力、安全等方面的感受。如,“东施效颦”、“追星族”。

(8)抵消:如,儿童会说“对不起”和其他乖巧行为来补救他的错误。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