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957ec56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9

14.(6分)孟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来描写潮水。孟诗通过人

们听到潮声后“辍弹”“连骑出”等行为表现出人们观潮的踊跃,引起读者对钱塘潮的好奇心。用“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营造出潮水涌来时海天湛蓝开阔的背景,以静衬动。最后两句诗“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写观潮人的心态和神态,来衬托钱塘江潮水排空而来的雄伟壮观。

苏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潮水,诗人用“万人鼓噪”“浮江老阿童”两个典故来比喻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又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描写江水涌起,白浪滔天,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的令人震撼的场面。

【评分说明:孟诗运用衬托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苏诗运用正面描写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5.(8分)①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③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评分说明:8分。每空1分。写对一句给1分,每句中只要有一处错误,该句便不给分】 16.(6分)答案示例:

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1分)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1分)用“共读《西厢》”来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1分)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1分)“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特点。(1分)

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鹗的修改也有他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1分)所以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1分)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的含蓄、矜持的特点,(1分)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1分)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1分)

【评分说明:6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7.(3分)D(对付:勉强支撑) 18.(3分)C

19.(4分)答案要点:

①小说成就高,二十来岁就写出受到名家激赏的小说。

②诗歌成就高,歌词创作婉转深挚,自成一派;旧体诗创作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③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 ④读书多,学问大,老舍先生佩服。

【评分说明: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7页(共8页)

20.(7分)寓意:表达了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也表达了对端木先生的尊崇和缅怀之情。(2分)

启示:答案要点:①引古文来命文章题目,点明文章的主题及内容,同时又符合中国传

统文化中“避讳”的风俗。(2分)

②从文章内容选材上,作者围绕“哲人”一词,对端木先生的才学、性情、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哲人其萎”来概括自己失去端木这样一位可以尊崇、效仿的先辈的痛惜之情和无人可效仿学习的失望之情。这样选材,中心突出,值处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分)

③从文章结构安排上,文章第一话“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和最后一句话“……,那多好!”正是围绕“哲人其萎”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这样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分)

【评分说明:7分。寓意,2分;启示,5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②③可以选择其一回答。每点均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5分)①(3分)C

②(2分)你的微笑是我伤痛中一剂康复的良方,你的微笑是我绝望中一线

希望的曙光。

【评分说明:2分。每句,1分】 22.(10分)微写作:略 23.(50分)作文: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类 别 主题突出,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一类卷 (42-50分) 表述具体,表现手法丰富,文体得当。 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并与事例紧密结合。 准确,流畅, 完整, 得体。 严谨。 以4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 分 细 则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8页(共8页)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叙述、描二类卷 (33—41分) 写比较具体,文体较得当。 观点明确,分析较深刻,能与事例较好结合。 基本能围绕一件事或一主题进行叙述或描三类卷 (25—32分) 写、抒情,但不够具体,表现手法单一。 观点基本明确,有分析并与事例基本一致。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中心不明确。叙述不具四类卷 (24分以下) 体。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观点不明确。没有分析,事例不足以说明观点。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的,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译文】

有的人有罪而能够受到赏赐,有的人有功反而要加罪。西门豹担任邺令时,仓库里没有积粮,府库里没有储钱,兵库里没有武器,官衙里没有账目,人们多次向魏文侯告状。文侯亲自到这个县察看,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文侯说:“翟璜任用你治理邺县,而现在一片混乱,你能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算了;如果不能改变,我将对

病句 较多。 不够完整,条理混乱。 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些的,21分以下。 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 病。 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准确,连贯, 完整, 大致得体。 有条理。 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9页(共8页)

你施加刑罚。”西门豹说:“我听说打算称王的君主使百姓富裕,称霸的君主使武备强盛,亡国的君主使仓库堆满。现在君主要想成就霸业,我因此积蓄财力在百姓之中。君主如果不相信,我请求允许登城击鼓,武器、粮食,能够立即准备好。”于是登上城楼击起战鼓。一鼓声落,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手握兵弩而奔来;第二次击鼓,百姓拉车背粮前来待命。文侯见状,说:“让他们回去吧!”西门豹说:“和老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一次击鼓欺骗了他们,以后就不能再听从指挥了。燕国曾经侵略魏国,占领八城,我请求攻打他们,夺回被侵领土。”于是举兵讨伐燕国,夺回侵地后才返回邺地。这是有罪而能够受赏的例子。

解扁为魏国管理东部边界,向上交的赋税比往年增加三倍,主管官吏请求给他赏赐。魏文侯说:“我国的土地没有扩大,人口也没增加,收入为何增加了三倍?”官吏答说:“用冬季的时间在山里伐木,堆聚起来,在春天顺河漂浮而下,然后卖掉,因此增加了收入。”魏文侯说:“百姓春天勤力耕种,暑天尽力除草耕耘,秋天收割贮藏,冬天闲暇无事,砍伐树木积聚起来,装在车子上运到河边,顺流运往城邑,这样是使老百姓一年四季得不到休息。百姓已经十分疲惫了,即使有三倍的收入,将来又有什么用处?”这是有功反被加罪的例子。

贤明的君主不随便求得,忠臣不随便求利,怎么能说明这个问题?晋大夫中行穆伯攻打鼓地,没有能够攻下。这时晋臣馈闻伦进言说:“鼓地的啬夫,我知道他,(只要由他做内应),不需要劳累将士,而鼓地可以得到。”穆伯没有表示意见。左右的人说“不折断一件兵器,不伤害一个士卒,而鼓攻而得,你为什么不派他去呢?”穆伯说:“馈闻伦这个人巧媚而不讲仁义。假使让他得到了鼓地,我难道不赏赐他吗?如果赏赐他,这是奖励佞人。佞人得志,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义而追随奸佞。即使得到鼓地,又将有什么用呢?”攻城的目的是想扩张土地。能够得到土地而不取得,是看到它的根本而就知道它的末梢了。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20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