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性质1说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等腰三角形性质1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99903b7eefdc8d377ee323b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本节内容学习是在认识了轴对称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它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预备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是今后证明线段、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本章教学中,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数学思考: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

(1)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2)采用启发式,自主探究式,鼓励式教学方法。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更直观的形象,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想、议、练等活动,自己“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在实践、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由验证归纳到推理论证的认知过程,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 (见教案)

五、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并针对八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爱表现的特征且当前有不少学生有厌学的情绪,所以在课上的每个环节中我都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手段,始终注重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