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10.1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花溪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10.1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9bbd7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

极重要、很重要、重要、略重要、一样重要、略不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极不重要,那么与之对应的分数应是9、7、5、3、1、1/3、1/5、1/7、1/9。倘若B指标相对于A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在以上各个划分之间,那么其分数应分别是8、6、4、2、0、1/2、1/4、1/6、1/8。判断矩阵可根据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来进行构建。下表1为依据专家意见法建立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表1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指标 U1 U2 U3 U4 U5

U1 1 4 2 3 1/2

U2 1/4 1 1/3 1/2 1/5

U3 1/2 3 1 2 1/3

U4 1/3 2 1/2 1 1/4

U5 2

5

5

4

3

2

4

4

1

5

0.0610.2630.1600.417权重 0.097

①测算一级指标权重。首先,可依据公式Mi= nn)来对f=1aij(i=1,2,??,判断矩阵各行元素的乘积进行测算,Mi代表判断矩阵各行元素的乘积,测算得知M1=0.0833,M2=120,M3=1,M4=12,M5=0.0083;其次,可根据公式

n 1 =0.6083, 2 =2.6052,W经过测算得知,WWi= Mi来对Mi的n次方根进行测算,

3 =1, 4 =1.6438, 5 =0.3835。 =W WWW第三,应对向量 W1,W2,……,Wn 施归一化处理。根据公式 Wi= nj=1

T

Wi 得知, W Wi

= W1,W2,……,Wn

T

代表所求

的特征向量。经过测算得知,W1=0.0975,W2=0.4174,W3=0.1602,W4=0.2634,W5

0.0615

=W W1,W2,……,Wn

T

T

0.0975,0.4174,0.1602,0.2634,0.0615 指标的权重。最后,再根据公式 λ

max

则代表所求的特征向量,即一级

AW inWi

= ni=1

来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

根进行测算,其中 AW i代表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1

4 AW= 2

3 1/2

1/411/31/21/51/23121/31/321/211/4

9 2

20.09750.4927 50.41742.1221 3 0.1602 =0.8104

4 0.2634 1.3308 1 0.0615 0.3129

λ

0.31295×0.0615

max

= ni=1

AW inWi

+5×0.4174+5×0.1602+5×0.2634+

5×0.0975

0.49272.12210.81041.3308

=5.06804

λ maxn?1②验证一致性。首先,可根据公式CI=来对一致性指标CI进行测算,

=5.06804?5

5?1

其中n代表判断矩阵的阶数。经测算得知CI=

λ maxn?1=0.0170。其

次,应对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5)=1.12进行查找。最后,可根据公式CR=CI/RI来对一致性比例进行测算,经测算得知CI=0.0170/1.12=0.0152<0.1,这说明其一致性验证结果达到标准要求。

5.5构建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5.5.1法律保障

加强对农村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可以为有效地运行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大对《征信法》的建设力度。尽管国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开展征信立法工作,但目前仍未制定出一部较为健全的征信法律。《征信法》属于信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制定此法律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而且还必须保证可以对公公布社会信用信息。《征信法》中应包括加工、采集、公布、使用、处理以及转让信用信息等诸多方面。其次,应加大对《农村产权保护法》、《农村信用法》以及有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力度,在以上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在建设农村信用信息系统过程中,针对加工、收集及处理农户信息时可能牵涉到的法律风险事项,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户及与农业相关的经济组织的信用制约力度。第三,应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建设力度。政府掌握着大量与信用相关的信息,然而,由于缺乏有关的法律来划分信息的所有权,致使信用信息流转于政府的各个部门。因此,必须加强对有关法律的建设,严格按照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来公布政府信息,同时,必须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及准确性,倘若察觉部分信息可能不够真实或可能引起社会骚动,那么行政机关可以行使自身的权利对其实施处理。

5.5.2政策扶持保障

政府应加强建设各种与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政策,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保障。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金融机构应构建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及守信激励机制,将信用村、乡(镇)、户的信用评估

0 3

结果与行政性处罚措施及奖励措施结合起来,针对被评为信用村、乡(镇)及信用户的可优先享有政府提供的农村配套服务及风险补偿基金等优惠政策及政策补贴。另外,针对一定辖区内支农效果较为优良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应适当地增加对其支农再贷款的投放,优先为其办理再贴现业务及再贷款业务。此外,还应将各项扶农政策严格落实到位,将农户的生活、生产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联系起来,严格落实好各项激励惩罚举措,使农户充分感受到诚信带来的好处及实惠,促使农户积极参与、支持并配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5.5.3监管保障

政府应构建并不断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管机制。因为农村的发展非常有限,而且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其诚信道德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监管机制的建设。政府不仅应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管,而且还应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监管,同时,还应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实施监督,以便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监管保障。

5.5.4资金保障

政府应鼓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方增加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地方财政为主,查询机构、专业评级机构以及中央财政发挥辅助作用,共同加大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数据使用费用主要由查询机构承担,信用信息采用费主要由专业评级机构承担,多方共同协作,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序、正常开展。

5.5.5宣传和教育保障

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对的是农村经济主体,而他们的整体素养相对较低,因此,对他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信用宣教活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可借助报纸、电视或农村广播等来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知识的宣教,也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义务宣传工作,并将义务宣传站设置于花溪区农村,亲临地头田间,对农民开展深入的宣教,大力推广诚信、守信宣言,以达到增强农民信用观念的目的。或者,也可以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或典型的农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示范作用, 以此来提升农民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整体意识。

1 3

5.5.6人才供应保障

花溪区政府及农村信息体系建设相关方应加大对农户数据库人才的培训力度,结合数据收集的具体状况和实际要求,对有关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实施专项培训及上岗培训,并配置足够的专业科技人才。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各大高校设立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课程,以便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提供可靠的人才供应保障。

5.5.7风险控制

当地政府应加大对风险补偿机制及融资担保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及融资担保风险分散机制,以便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风险控制保障。由于农业生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因此,在将贷款发放给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担保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政府应鼓励各行业积极为那些担保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惠农、支农有关政策奠定坚实的资金支撑,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中介服务。同时,政府还应不断优化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再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不断地优化《担保法》关于担保机构的担保机制、方式和范围等有关的规定,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风险。

5.5.8创新保障

花溪区地方政府应充分借助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再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不断地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以便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创新保障。同时,还应不断地创新农村信用系统,努力使系统实现信息化。首先,应加大对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如个人征信系统、借贷查询系统和信贷登记系统等,构建一套较为健全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以方便查询农户的信用状况。其次,应努力实现社会信用在调查评级方面的计算机流程操作,加快对其专属软件的开发,并加大对相关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跨区域及跨行业系统的联网式运作,全面实现农户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互查,以使信息差异化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有序地开展金融业务活动奠定可靠的信息支撑。

5.6 制定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政策措施

5.6.1加强农村信用的立法工作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