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a1a0ae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ce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7.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8.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 C.禁止放鞭炮

D.住宅周边公路的两侧种植树木 9.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到影院看电影 D.看到小孔成像

1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在给病人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过程中,吊瓶中药液的密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______cm3

12.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20cm 处,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

13.植树时,站在一行树的第一棵树前面向前看,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得_____

(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_____。

14.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a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b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15.“蒙面歌王”比赛现场,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观众在听音乐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16.测量仪器是智慧的结晶.

(1)如图是小明某次爬山用秒表记录的时间,读数是__________(填几分几秒)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2.51cm、12.52cm、12.29cm、12.52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__________cm 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 应记录为__________cm. 三、计算题

17.有一瓶水(未装满),瓶里水的质量130g,瓶子的容积250m1,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把质量为10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直到放入第30块小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求: (1)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质量? (2)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操作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如图,用细铁丝将干燥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①、②填写完整。(忽略软木塞吸水后的体积变化)

干燥软木塞的质量m1/g 8 水的体积 V1/cm3 370 浸湿的软木塞和水的总体积 V2/cm3 400 浸湿后软木塞的质量 m2/g 16 ②______ ①_____ 物理量 测量值 (3)步骤③中,如果不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按住,软木塞会_____; (4)如果软木塞吸水后体积变化,则上述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法确定”)。

(5)对干燥软木塞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20.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甲),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各点(如图乙),并别调整好光屏的位置;

①把烛焰放在哪些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_____。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_____。

②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_____。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_____立_____的虚像。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爱米用玻璃板、两支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在桌面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不用平面镜而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透明,便于_____。 (2)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_____。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不能看到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将蜡烛A逐渐远离平面镜,调整蜡烛B的位置后仍可以看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这说明_____。

2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3.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候乙编钟”,如图所示。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若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

24.在“测定纸片的下落速度”的活动中:

(1)本活动需要测量的物理数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公式________才能测出纸片的下落速度. (2)清你设计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表格(不要求在表格中填具体的数据)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D B D D C B 二、填空题 11.不变 50 12.10cm<f<20cm 13.很直 光的直线传播 14.热胀冷缩 37.3 -23 15.响度;声源处.

16.5min37.5s 12.29 12.52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