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3.4.2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3.4.2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a2420e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

逆合成分析法

课题 知识与技能 3-4-2 有机合成(第二课时)逆合成分析法 1掌握种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及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有机合成的途径和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逆合成分析法。 1.归纳、总结有机合成方法,以知识网的形式构建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2.通过对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分析以及优选合成路线的依据,建立起逆合成教学 3.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目1.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培养爱化学、爱科学的精神。 标 2.通过分析和讨论合成路线,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创造意识和探究新领情感、态域的好奇心,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独立思考的科度与价学态度。 值观 3.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1.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重点 2.有机推断题的常用解题策略 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使用逆向合成法合理地设计有机合成教学难点 的路线。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主要有机物之间有何转化关系? 设计意图 方法 的正确思维方法。 回顾、通过对思考、已学知讨论、识的回代表顾,培养学生温故旧知的习 惯和学习新知回顾与回答 思考 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生活中的合成材料: 聆听 通过介绍,引入导入新课 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 【思考】你知道是如何合成吗?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5~67,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一、逆合成分析法 逆合成分析法:将目标化合物做适当的分解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书写合成线路就可以反过来从原料到产物进行书写。 1.基本思路 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思考,通过阅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小组内 2.基本原则 (1)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的条件必须________,并具有较高的________。 (2)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3.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草酸二乙酯的合成 (1)草酸二乙酯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按酯化反应规律将酯基断开,得到________和__________,说明目标化合物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酯化反应得到: 讨论,代表回答。 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标。 自主学习 (2)羧酸可由醇氧化得到,草酸前一步的中间体应该是乙二醇: (3)乙二醇的前一步中间体是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可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而得到: (4)乙醇通过乙烯与水的加成得到: 根据以上分析,合成步骤如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一、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拓展延伸 升。 通过对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推断解题策略的拓展,把零散的认识升华到系统认识。 二、有机推断题的常用解题策略 有机物推断题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题型。该类题目综合应用了各类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等知识,并且常常在题目中设置一些新的信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新信息,理解新信息,并联系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迁移应用。解题时常用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或反应现象推断其可能具有的官能团。 有机物的官能团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发生一些特征反应,呈现出一些特殊现象,这是有机化学推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或醛基(—CHO); ②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醛基(—CHO)或是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醛基或苯环,其中醛基和苯环只能与氢气加成;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必含羟基或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