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技术难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AVO技术难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ad60540ee06eff9aef80782

? 用AVO分析技术进行烃类检测 ? 技术难点:

1) 研究目标区不同相态流体的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规律; 2) 研究目标区不同相态流体的AVO模型地震响应规律 3) 地震资料保幅处理(迭前时间偏移处理)。 4) 弹性波阻抗反演

5) 弹性参数反演并研究其异常分布与油气的关系, 并确定目标区油气检

测的敏感因子。

AVO技术的实施过程可分为: AVO正演模拟

AVO地震资料处理

AVO反演(弹性波阻抗反演, 弹性参数反演)

AVO油气藏异常标志解释(敏感因子拾取及其地质解释)

? 可行性分析:

针对以上五项技术难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技术是可行的: 1) 从实测井出发,采用流体替代分析技术,研究当孔隙流体相态变化时,敏感

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及相关性。

2) 利用流体替代技术,在考虑地层砂泥比、油气比、多种岩性组合情况下,当孔

隙流体相态变化时,地震响应的AVO特征。

3)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恢复和保持地震真振幅,提高信噪比是AVO分析稳

定性的关键,对地震振幅保真要做好球面扩散补偿、反Q滤波(或吸收补偿)及真振幅恢复、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等处理过程;地震资料中的噪音也会严重影响AVO分析中的准确性,AVO的截距和梯度对噪音相当敏感,在三维地震AVO分析中,除了迭前去噪的手段之外,扩大共反射面元方法,增加地震信号的迭加次数,是一种压制噪音的有效办法;地震迭前道集是AVO分析的重要资料,在动校正之后的CMP道集上,反射波受绕射的干涉,只有做迭前时间偏移处理,生成CRP道集,才可以更有效地进行AVO分析。

4) 弹性波阻抗反演主要是采用分偏移距部分迭加地震反演,一般分为近偏移距、

中偏移距、远偏移距部分迭加数据,每一种数据的反褶积算子是不同的。利用测井资料的纵横波和密度资料,模拟生成不同偏移距的弹性阻抗曲线,从而可以与井旁相应偏移距的地震相关提取子波(反褶积算子),以反褶积算子作用于全部分偏移距部分迭加地震数据(方法类似常规地震反演)。

5) 利用AVO反演获得的AVO截距和梯度属性,可以进一步获得岩石的弹性参数 λ

ρ和μρ(λ

,μ为拉梅常数,ρ为密度),λρ=Ip-Is, μρ= Is

222

Ip为P波阻抗, Is为S波阻抗。采用AVO属性交汇图分析技术,确定目标

区油气检测的敏感因子(如泊松比等)异常分布与油气的关系。

本区地质条件及地震资料可以应用AVO分析,资料是可行的

本区天然气储层的速度明显高于顶(底)板页岩,密度一般也高于顶(底)板页岩,具备使用 AVO的基本条件:

? 属于第一类(高阻抗)气砂岩——中等程度的有利条件; ? 多数天然气储层与围岩的阻抗差异比较大,属于第一类气砂岩中比

较有利的;

? 气层埋藏深度一般小于1000m,很有利的条件;

? 气层与围岩的速度差异比较稳定,而密度差异变化大,但是,速度

差异对AVO响应的贡献大于密度。

地震资料处理难点

1,该区地表条件复杂,且江南和江北低降速带横向变化较大,初至折射拾取困难,使静校正问题突出。

2,本工区主要干扰为面波,折射波,随机噪音干扰。冰上施工所产生的团状干扰严重,从而增加了去噪难度。

3,由于水陆交界范围广,激发和接收条件的不一致使得炮间和道间能量差异较大。

4,本区村庄,鱼池等变观较多,使叠加剖面成像精度受到一定影响。 5,该区小断裂,小砂体异常发育,地下波场复杂,地震准确成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