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017ad526fff705cc170a2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图2-7 劳动合同管理用例图

工作评价管理:包括对公司员工工作评价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工作评价管理的用例图如图2-8所示。

添加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管理 查看工作评价 删除工作评价 修改工作评价

图2-8 工作评价管理用例图

2.3.2 概念类描述

类图是由若干类关联在一起,反映系统或者子系统组成结构的静态图。类图的建模贯穿工程的分析和设计阶段的始终,通常从商务伙伴能够理解的类开始建模,最终往往成为只有开发小组才能够完全理解的类。

类图是在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中使用得最普遍的图。类图包含了一组类、接口和协作以及其之间的关系。使用类图来为系统的静态视图建模。通常这包括模型化系统的词汇(从系统的词汇表中发现类),模型化协作,或则模型化模式。类图还是一些相关的图的基础,包括组件图、分布图。

类图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为系统建立可视化的、文档化的结构模型,同样重要的是构建通过正向和反向工程建立执行系统。

1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没有类是单独存在的,类通常和别的类协作,创造比单独工作更大的语义。因此,除了捕获系统的词汇以外,还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类是如何在一起工作的。使用类图来表达这种协作,类图图符如表2.2所示。

创建类图最好的起点是用例图,根据上面的用例图很容易确定类及其关联、属性和操作。由上面的用例图得到员工类的方法包含查看员工信息、添加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删除员工,属性包含姓名、性别等;员工考评类(属性:考评成绩等)的方法都包含新增、修改、删除等功能,属性包含姓名、部门、职位等,所有可以将它们归为人事信息类;管理员类的方法包含新增用户、修

改和删除、修改密码、属性包含登录名、密码等。

2.3.3 行为描述

系统的行为是通过对象的动作来描述的,通常可以通过顺序图来描述对象之间如何进行消息的传递。顺序图是一种动态建模方法。一般用于确认和丰富一个使用情境的逻辑。一个使用情境就是系统潜在的使用方式的描述,也就是它的名称所要描述的。通过观察什么消息被发送给一个对象,以及通过概略的观察运行被调用的方法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很快就能了解哪里的设计需要变化,以达到在系统内部平衡负荷的目的。

2.4 性能需求

系统的性能是系统的一种非功能特性,它关注的不是系统是否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是在完成功能时展示出来的及时性。为了能够客观地度量系统的性能,定义了一系列的性能指标,以便于在不同情况下度量系统的性能。

2.4.1 响应时间

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再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如果要求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快,那么计算机CPU的运算速度就应该快,并且通讯线路的传递速率也应该高,如实时系统就是这样。

本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对用户本机要求低,响应时间也相对较短,最大为4秒平均为2~3秒,完全符合需求。

2.4.2 吞吐量

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吞吐量越大,则说明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系统的吞吐量与系统硬、软件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要求系统具有较大的吞吐量,就应当选择具有较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1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2.4.3 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是指系统可以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数量。与吞吐量相比,并发用户数是一个更直观但也更笼统的性能指标。实际上,并发用户数是一个非常不准确的指标,因为用户不同的使用模式会导致不同用户在单位时间发出不同数量的请求。

2.4.4 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反映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资源平均占用的情况。对于数量为1的资源(如CPU),资源利用率可以表示为资源被占用的时间与整段时间的比值;对于数量不为1的资源(如内存),资源利用率可以表示为在该段时间内平均被占用的资源数与总资源数的比值。对于本系统当用户数增加时,系统可以通过提高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来提高吞吐量,但是也不是可以无限增大的,关键原因在于本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不能无限提高。

2.5 环境需求

2.5.1 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的最低配置是由建立站点所需的软件来决定的,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服务器的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硬件性能已经相当出色,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因此通常应给服务器端配置高性能的硬件,本系统服务器端的配置如下:

处理器:Inter Pentium 4 2.0GHz 或更高 内存:2GB 硬盘空间:160GB 显卡:SVAG显示适配器。 2.5.2 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要求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数据库:Mircrosoft SQLserver2005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3 系统设计

1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3.1.1 软件设计的原则 1、模块化

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下面五条标准可以评价一种设计方法定义有效的模块系统的能力。 (1)模块可分解性

如果一种设计方法提供了把问题分解为子问题的系统化机制,它就能降低整个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可以实现一种有效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2)模块可组装性

如果一种设计方法能把现有的(可重用的)设计构件组装成新系统,它就能提供一种并非一切都从头开始做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3)模块可理解性

如果可以把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独立单元(无需参考其他模块)来理解,那么,这样的模块是易于构造和易于修改的。

(4)模块连续性

如果对系统需求的微小修改只导致对个别模块,而不是对整个系统的修改,则修改所引起的副作用将最小。

(5)模块保护性

如果在一个模块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它的影响局限在该模块内部,则由错误引起的副作用将最。 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不仅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和理解。模块化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可以由许多程序员分工编写不同的模块,并且可以进一步分配技术熟练的程序员编写困难的模块。

2、抽象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一定事物、状态或过程之间总存在着某些相似的方面。把这些相似的方面集中和概括起来,暂时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抽象。

3、逐步求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