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诗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0c160af12d2af90242e6f2

同,即分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 史诗.\在《诗学》第10章,他又进一 步解释说:\情节有简单的,有复杂的;因为情节所 幕仿的行动显然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与此相适应, 便形成了由简单情节和复杂情节构成的简单和复杂 的悲剧和史诗的类型.然而,与悲剧相比,史诗的 穿插显得又多又长,可以说每一首史诗都是穿插史 诗,因此,亚里士多德不把史诗称作穿插史诗,而

①\诗的技艺本身\的希腊语为poietike,亦即\制作技艺\ 作者),\一首诗\是poiema〔制成品).因此,从词源上来看, 等于poietike tekhne,派生自动词poiein(制作).而\ 称\写诗\或\作诗\亚里士多德不用graphein(写 诗人\是poietes(制

(制作),表明他把写诗视作如做鞋一样的制作或生产过程.而tekhne一词在古希腊是一个笼统的术语,既指技术和技艺 书写),而用poiein

在本文中,笔者意在强调亚里士多德对tekhne一词的理解, 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 ,亦指工艺和艺术.

因此,在引文时,把引文中的tekhne均改译为\技艺\以便行文连贯.见亚里 28-x29页. 万方数据

改称\简单史诗\而关于性格剧与苦难剧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前者剧中所写的人物是善良的性 格,这种人物有善报,悲剧以大团国收场;后者的 区分依据则在于剧中的主要成分是苦难.①

由以上阐释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体裁的分 类是很填密的,为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把他的 分类体系列图如下: 技艺

日用品技艺幕仿技艺 绘画雕塑舞蹈诗音乐 入乐韵文不入乐韵文 }

戏剧抒情诗 苦难史诗 性格史诗 复杂史诗 简单史诗

悲剧喜剧酒月讽

性理束0

钡m诗穿插剧 性格剧 苦难剧 复杂剧

亚里士多德阐述

了悲剧与史诗的本质同一性.

但作为两种类型的体裁,悲剧与史诗之间的区 别也是很明显的.亚里士多德主要通过诗中格律的 运用,情节的长度与安排,悲剧与史诗的地位三方 面阐述了悲剧与史诗的区别.他在《诗学》第24章 中认为悲剧与史诗的格律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有很 大的差异.史诗的格律\以英雄格最为适宜.如果 用其他种格律或几种格律来写叙事诗,显然不合 适.\与此相反,悲剧则很少使用这种格律,它一般 采用短长格和四双音步.悲剧与史诗在使用格律上 的这种差异,是由悲剧与史诗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接着说:\叙事诗的性质,??使我们选 择适宜的格律\而这种性质就是指史诗的叙述性与 悲剧的对话性.史诗的叙述性质使诗人找到了合乎 叙述语气的长短短格律;同样,悲剧的对话性使诗 人找到了合乎对话语气的短长格与四双音步长短格. 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与史诗具有不同的情节 长度.他在第7章和第24章里分别指出:悲剧的长 度要受到比赛的时间和观众欣赏的限制,要使观众 \看出其整一性\相比之下,\史诗有一个非常特殊 的方便,可以使长度分外增加\悲剧与史诗不同的 长度也决定了它们在情节安排上的区别.尽管悲剧 与史诗在情节安排上都需要惊奇,然而与悲剧相比, 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更能容纳不近情理的事件.悲 剧与史诗之间的这种联系与区别决定了它们在\诗 的艺术\整体中的地位.首先,就成分因素而言, 悲剧多于史诗.在第26章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 与史诗虽然都具备情节,性格,思想和言词四种成 分,但悲剧\还具备一个不平凡的成分即音乐,它 最能加强我们的快感\其次,悲剧比史诗更具直观 性,它可以借助于\形象\的装扮,把剧中描写的 一切更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悲剧能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摹仿的目的,因为\比较集中 的摹仿比被时间冲淡了的摹仿更能引起我们的快 感\正因为悲剧在以上三方面胜过史诗,所以亚里 士多德在这一章的末尾断言:\悲剧比史诗优越.因 为它比史诗更容易达到它的目的\

诗学 【《诗学》】 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有人认为失传的第二卷可能是讨论喜剧的。现存的《诗学》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包括第一到五章。主要分析了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以及各种艺术由此而形成的差别,进而指出了诗的起源,还追溯了悲剧与喜剧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包括第六到二十二章,这部分讨论了悲剧,它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写作风格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十三到二十四章,讨论的是史诗。第四部分是第二十五章,讨论批评家对诗人的指责,并提出反驳这些指责的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是第二十六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摹仿是把艺术和技艺制作区别开来的基础,也是学术分类和界定个别艺术的本质的基础。他还深信,摹仿是人的本能,人在摹仿中既可满足其求知欲,又可获得审美的愉悦,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摹仿的天性。总体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论包括这么几个内容。第一,是艺术家在摹仿现实的时候,不仅可以把它按本来面目如实表现出来,而且还可以表现得比它更美或更丑。第二,艺术或诗的摹仿对象有三种: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认为把事物表现得比它的本来的样子更好或更坏,表现为它应有的样子,表现理想,这是艺术摹仿特有的功能。第三,艺术应当摹仿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亦即应当按必然律去摹仿,“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此,与历史比较起来,写诗这种活动更具有哲学意味,更能表现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接近事物的真理。第四,为了表现必然之物,艺术家在摹仿的时候可以采取理想化和典型化的方法,以突出所摹仿事物的本质和鲜明特征。有时,为了达到诗的效果,诗人甚至可以描绘不可能发生的和异乎寻常的事情,只要能按必然律或可然律把它描写得可信。

《诗学》讨论的核心还是悲剧。在讨论悲剧的时候,亚里士多德首先对它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个定义涉及到了悲剧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悲剧的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是由六个要素构成的,即情节、性格、思想、台词、扮相和音乐。其中情节和性格是最为重要的。就情节安排而言,诗人应当遵循事件发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应当使情节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就性格描绘而言,应当恰当、逼真、前后一致。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应当是一些并非十全十美,亦非十恶不赦之辈,他们应当是好人,但又有一些缺限和过失,由此而给自己招致了灾祸,这样悲剧才能激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才能使我们的情感得以净化。

《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

笔记:亚里士多德《诗学》导 言Andersen 发布于:2006-11-30 15:06 自 罗念生全集之卷一·文论 by Andersen

《诗学》原名《论诗的》,意“论诗的学术”,应译为《论诗艺》。亚氏[1]根据人类活动的区别,把科学划分为三类:理论性科学(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实践性科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创造性科学(诗学和修辞学[2])。

《诗学》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第1-5章。作者先分析各种艺术所模仿的对象[3],模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由于对象不同(好人或坏人),媒介不同(颜色、声音、节奏、语言或者音调),方式不同(叙述方式或表演方式),各种艺术之间就有了差别。亚里士多德进而指出诗的起源,随即追溯悲剧与戏剧的历史发展。

第二部分包括第6-22章。这部分讨论悲剧。亚氏先给悲剧下个定义,然后分析它的成分,特别讨论情节和“性格”,最后讨论悲剧的写作,特别讨论词汇和风格。 第三部分包括第23到24章。这部分讨论史诗。

第四部分,即第25章。讨论批评家对诗人的指责,并提出反驳这些指责的原则与方法。 第五部分,最后一章。比较史诗与悲剧的高低。结论是:悲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艺术的效果,达到摹仿的目的,因此比史诗高。 诗学论述的两个根本问题(文艺理论上):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问题;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 第一个问题:

1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亚氏抛弃了柏拉图唯心主义观点[4],采取不彻底的唯物观点。他认为现实世界真正存在,这就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他所认为的摹仿(艺术创作)是再现、创造之意,对象为规律、内在本质。

2认为艺术比普通的现实更高。

诗要在特殊人物的事迹中现出普遍性,因此诗比历史更高。他认为历史叙述已发生的事,其中一些出于偶然,不合可然率或必然率,彼此无内在联系。[5] 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这些事合乎可然率或必然率,也就是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 3 认为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 即艺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普通的现实。 第二个问题:

亚氏认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的健康。悲剧(文艺)对社会道德有良好的影响,并带给人快感。

认为诗的起源有两个原因:摹仿的本能;音调感和节奏感。都本于人的天性而非柏拉图所谓灵感[6]的作用。

认为悲剧着意在严肃,不着意在悲。在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只有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七将功忒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特剌喀斯少女》等几个悲剧才是命运悲剧。因此亚氏不谈及命运悲剧。

在悲剧的六个成分: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中,特别强调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