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崇拜 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明星崇拜 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18c2f0fab069dc50220185

易否定了这种“理想我”。虽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可是,生存在现实中的观众,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暂时做不到自我实现,即没有达到“理想我”的目标。这时,他们看到那些电影、电视中所塑造的英俊潇洒、才智过人的角色后,便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理想我”投射在装扮这些角色的明星身上。在虚幻的情境中,假想着自己就是李小龙,就是成龙,并凭借着他们叱咤风云的银幕形象,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得到一个替代性满足。当明星在银幕上满足了观众的种种心理需求后,观众便感受到视觉和精神的兴奋愉悦,不知不觉地与明星产生了感情维系,结为割舍不下的“朋友关系”。特别是一些情感上精神上孤独的人,更是把明星做为自己心中的“挚友”,希冀着在观看他的表演中得到深深的慰藉……还有一种明星老少皆宜,那一定是他(她)饰演的角色符合了一种文化的理想人格。如翁美玲所饰演的黄蓉,是桃花岛主钟爱的女儿,外在条件好得没话说,对外人她古灵精怪、游刃有余、聪明却又不失分寸;对恋人她痴情专一,可以说是现代女孩的追求、男孩的梦想,自然引起青年观众的赞叹共鸣。还有一些明星所饰的角色,像《少林寺》中的李连杰总能斗败顽敌等,那种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转移,使得人们把角色与演员合二为一,以寄托对其的爱戴。

流行歌曲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歌曲,他的广泛参与性,符合现代社会追求平等的意识。唱歌是人类最基本的爱好之一,只要高兴,都会哼几句。人们唱歌虽有动听不动听之分,但学一首歌绝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嗓音的不足,越发增添了流行歌曲的参与性。青少年时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自己不能解决,又不愿告诉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歌星们演唱的表现青年人喜怒哀乐、情感体验的歌词,正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转移到对明星的崇拜。 (四)父母的替代品,学业、身心压力下的精神寄托

青少年在生理上飞速发展了,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能够自己做主,做自己的主人,并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又使他们不能够如愿,他们感到很苦恼。此时明星进入他们的眼界,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把自己的心事、苦恼说给偶像听(如对着偶像的照片述说心事等),以此达到摆脱父母、独立自主的目的。实际上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替代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另外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点、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也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方式、强度等。

偶像是人的精神伴侣,也是人的一种信念的支撑,偶像崇拜也绝不仅限于青少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偶像的,只是青少年表现得更加强烈而已。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往往如热恋一般地热血沸腾、不能自抑,但这并不是单一地由青少年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

5

[4]

是学业压力下的产物。如今的社会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早已被各种科学知识所禁锢,唯一可以属于自己的空间也仅仅就是音乐、影视之类。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巴金、雨果等,不愿意把不多的空闲时间再投入到他们身上去,如果这样就等于把眺望外边世界的唯一窗口也堵上了!再有,有些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禁锢孩子的精神生活。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任何偏离此方向的就是走上歧路,是决不允许的。他们为了子女而忘了自己,却让无奈占据了孩子的灵魂。然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时娱乐明星的出现也就似乎那么理所当然了。 (五)晕轮效应式的审美心理、明星吸引人的特质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晕轮效应,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晕轮效应之所以较为常见和普遍,主要是因为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并且每个人均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感情色彩,很容易遮蔽理性的分析。明星们靓丽潇洒的外表使青少年们不加思考地、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有涵养、有风度、学识广且修养极佳。这样,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投注在明星们的绯闻、身高、体重等表层化的东西上也就不足为怪。

社会心理学的调查表明,相貌美是决定人的魅力的首要因素,它对青年男女的交往起先决作用。多数明星超群出众的姿容大概是影迷们为之倾倒的首要原因。相对于科学家、政治家而言,无疑明星的形象更丰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人体外形美的欣赏和热爱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之一。电影做为现代视觉文化,把从赫本到章子怡,从汤姆·克鲁斯到吴尊等无数明星推上银幕,表明了现代人不断选择最好最美的人物肖像的努力和理想。再加上受行业的限制,明星们的年龄都较为年轻。一般地与自己处在同一时代,同在一个年龄阶段或年龄差距不大,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有所成就的同侪更易成为羡慕、崇拜的对象,在心理学上可以将之称为同侪崇拜。年龄上的接近是他们受到青少年崇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了公认漂亮的演员,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观众说自己特别偏爱某一明星,而且一见到他(她)就觉着这一形象早已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解释过这种心理现象,他认为千百年来,男人和女人不断地接触,使每个人心中都携带有独自向往的异性形象(简称‘心象’),这一心象不是特定的、具体的,而是朦胧的、无意识的,有些模糊不清的特征,此时精美包装美化了的明星就成为朦胧恋情的最佳人选。他们喜欢这一异性明星,而不是喜欢那一个,把符合心象的异性明星当作自己的理想伴侣和梦中情人,对他们产生崇拜和依恋之情。对于同性别明星的崇拜,往往在于欣赏者个人的气质类型与那一明星的气质类型吻合对应。一个明星获得广泛拥戴的更重要原因,是观众们在他(她)的外在,特别是双眼中流露的神情中看到了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情感、欲望和其它最为珍贵的东西,达到共鸣。一般说来,明

6

星们拥有出色的外貌,巨大的财富,显赫的地位,独特的才情,强大的个人魅力,从表面上看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享受充分的自由。这些都成为明星吸引人们为之前扑后续的原因。 (六)大众传媒的舆论、宣扬的偏向

虽然现在人与人在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但由于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的破坏,感觉却越来越疏离,大众传媒作为沟通手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在疲劳的工作之余,或是在大量的休闲活动中,对唯一能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因此,当其本着商业目的,借助其高超的科技手段和深入生活各领域时规模浩大的优势,不厌其烦地介绍明星的电影、音乐、广告、访谈、生活琐事,夸张、神化明星,明星就成为极其具有影响力和创造生活新潮流的人,也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追星的道路。当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走下坡路时,文化工业会创造新的明星,以新的偶像来代替旧的偶像。这种对明星偶像的造神和灭神游戏,根本上是一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为了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大众传媒按照其游戏规则,不但外在的决定了明星偶像昙花一现的命运,而且内在的制约了明星偶像的存在内涵、意义和价值。 (七)猎奇心理

社会大众中普遍存在着探求明星隐私的心理,这是人类存在的探秘心理的一种。而这种心理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动力,驱使人们利用各种途径去探求明星的隐私,于是就形成了追星族!明星之所以是明星,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的人,当然有与众不同的奥妙,或有与众不同的隐秘。是什么造成了明星的与众不同?大众对明星的这种好奇心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明星飞黄腾达时公众对其有好奇心;明星走下坡路时还是有好奇心;明星在隐退后对其的好奇心更是有增无减;而当明星犯罪作牢了,公众对其本身的好奇心便膨胀到爆;甚至明星死后,对其还是有好奇心的,还想着能看看他!同时媒体又总是极力夸张明星们的特色,并极力渲染明星们的生活爱好和爱情婚姻,特别是婚变等新闻,这就更加加深了追星族的猎奇心理。

(八)融入自己团体的手段、归属需要引发的从众心理

归属需要在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层次中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所谓从众行为是指,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因此也就必然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环境的压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

青少年由于生理的成熟,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落,而

7

与同伴的交往和友谊变得日趋重要。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缺乏自信,所以在事物的判断时容易采取跟从群体观点的态度,即使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因而表面上采取从中态度。此时,能否被同伴团体接纳、认同并获得尊重对他们来说极其重要。为了从精神上归属某一团体,一些青少年选择了崇拜影视歌星,产生从众行为。所以有些追星族并不是自愿追星的,而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迫卷入追星的行列。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追星,而是追求“让自己有所归属”。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是属于那个团体,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生日、爱好等。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追星族行列,使得人们的这种欣赏水平和消费观念成为大众化,而这种“大众化”又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在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也就似乎理所当然地对这些明星崇拜起来了。

四、明星崇拜心理的价值讨论

对于偶像崇拜的心理定位,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崇拜国家领导、文学家、科学家是好的,崇拜影、视、歌星就是错的。但是,虽然对明星的祟拜可以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不可否认,这种满足只能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满足。明星与明星崇拜的价值根基与理性依据是完全经不起反思与追问的。因为一般人所从事的事业、职业、工作,绝不是演员、歌手、运动员,要使自我价值得以真正地和现实性地实现,并不是靠是否追星,是否祟拜明星,而必须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勤奋努力,刻苦奋斗,经过无数的曲折和失败才能实现。因此从这个方面说,追星也好,祟拜明星也好,是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使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更为紧张。值得庆幸的是,明星崇拜只是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认识的正确独立,他们会将注意力投向更为深层、广阔的世界。尽管偶像崇拜心理对个体的心理和价值观不一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崇拜者的心理定位、价值取向、审美观以及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干预、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在这一选择——放弃——再选择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人生观。

[注释]

[1] 王晓华.明星崇拜现象与信仰的一种转向[J].文化理论研究.2002.(05) [2] 颜忠军.青少年明星崇拜心理透视.教书育人.2003.7

[3]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 [4] 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P24-3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