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正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我的正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62e795daef5ef7ba0d3c9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博高级工程师的悉心指导和殷切关怀下完成的。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在学习上得到了导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导师亲切的态度和渊博的知识给予了我许多的启发导师严肃的治学态度、追求新知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是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在此表示我最衷心的谢意!

同时非常感谢姜玉东老师,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得到姜老师的指导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衷心向几年来辛勤培养我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同时感谢父母和亲人们对我的培养与大力支持,这是我能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障。 最后,对评审论文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41

韩松岑:单片机软起动控制器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戴广农,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多功能交流电机软起动器系统[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03.1

[2]A-R.A.Makky,Gamml M.Abdel-Rahin and Nabil Abd EL-Latif,A Novel DC Chopper Drive for a single-phase Induction Motor[J],IEEE Trans.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1995,Vol.42(1), 33-38 [3]湖南开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流笼式电动机软起动应用技术手册,2001.4 [4]黄俊等,电力电子变流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5]天津天传电子有限公司,交流笼型电动机软起动技术及应用手册,2004.3 [6]赵相宾,刘国林,变频调速和软起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0.6 [7]陈翔宇,江和,浅析异步电机电子软起动器的现状和展望[J],电气开关,2003.6

[8]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9]谢运祥,欧阳森,电力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10]厉无咎,智能化软起动器[J],低压电器,2000.1

[11]张军,AVR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8

4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A 译文

脉宽调制技术

前面讨论的三相6阶梯逆变器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在基波频率的每个周期仅开关六次,因此逆变器的控制简单而且开关损耗低。但是6阶梯波电压中的低次谐波会导致电流波形产生极大的畸变,除非使用笨重庞大的不经济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另外,输出电压靠整流器控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整流器所具有的通常的缺点[16]。

脉宽调制(PWM)工作原理

由于逆变器中电子开关的存在,在恒定的直流输入电压Vd作用下,逆变器可以通过自身的多次开关控制输出电压并优化输出谐波。图5-18解释了通过PWM控制输出电压的工作原理。基波电压v1在方波工作模式下具有最大的幅值(4vd/?)。如图示,通过产生俩个凹口,v1的幅值可以被减小,随着凹口宽度的增加,基波电压将随之减小。

图5-18 PWM控制输出电压的工作原理

PWM分类

在过去的文献中已提出了很多的PWM技术,下面是对这些PWM技术的分类。 1)正弦PWM(SPWM);

2)特定谐波消除PWM(SHEPWM); 3)最小纹波电流PWM; 4)空间矢量PWM(SVW); 5)随机PWM;

43

韩松岑:单片机软起动控制器的设计

6)滞环电流控制PWM; 7) 瞬时电流控制正弦PWM; 8)Delta调制PWM; 9)Sigma Delta调制PWM

通常PWM技术可以按电压控制或电流控制来分类,或按前馈方式或反馈方式来分类,也可以按基于斩波或不基于斩波来分类。注意,前面讨论的移相控制PWM也是一种PWM技术。在这一节中,将对主要的PWM技术做一简单的回顾。

5.5.1正弦PWM

正弦PWM技术在实际的工业变流器的应用中非常普及。这项技术在文献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图5-19解释了SPWM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中频率为fc的等腰三角载波与频率f的正弦调制波相比较,两者的焦点确定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时刻。例如,图中给出了开关半桥逆变器中的Q1Q4构成的va0波形,为防止Q1Q4的同时导通而设计的Q1Q4之间的死区时间在图中被忽略了。上述方法也被称为三角波法,次谐波法或次震荡法。va0波形的脉冲及凹口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使其基波成分的频率等于f且幅值正比于指令调制电压。如图5-20给出了负载无中线连接的典型的线电压的相电压波形。va0波形的傅立叶分析可以由下式给出:

?高频成分M(wc?Nw) va0?0.5mVdsin(wt??) (5-33)

图5-19 三相桥式逆变器正弦PWM的工作原理

式中,m为调制指数;w为基波频率(rad/s),(与调制频率相同);?为输出相位移,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