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df6d0827284b73f342506e

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

目录;

第1章IPRAN基本原理............ .......... ...... ....3 1.1IPRAN的主要作用........... .......... .. ..........3 1.2IPRAN的常见组网结构.... .......... .......... .....3 1.3IPRAN使用的主要技术..... .......... .......... ....4 1.3.1DHCP协议基本原理. .......... .......... ........5 1.3.2BGP MPLS VPN原理..... .......... .......... ..6 1.3.3MPLS L2VPN原理........14

第2章 中国电信IP RAN技术规范 ..... ...... ........ 24 2.1 中国电信移动承载网组网与策略规范 . .......... ... 24 2.1.1 IPRAN业务承载需求 ...... ....... ............. 25 2.1.2 中国电信IPRAN组网原则 ........ ....... ...... 27 2.1.3 中国电信IPRAN整体架构 ......... ............. 28 2.1.4 中国电信IPRAN组网要求 ....................... 29 2.1.5 路由组织......... .......... ................. 36 2.1.6 基站的业务实现 ........... ................... 43 2.1.7 通道类业务实现 ..... .......... ............. 51 2.1.8 网管要求 .... .......... .......... ......... 52 2.1.9 VPN 组织 .. .......... .......... ........ .. 53

2.1.10 QoS 部署要求 .. .......... .......... ...... 56 2.1.11 资源分配 .... .......... .......... ........ 59 2.1.12 设备命名/链路命名 . .......... ............. 67 2.2 中国电信IP RAN网管规范 .... ........ ......... 69 2.2.1 功能架构 .................................... 69 2.2.2 功能要求 ....................... ............ 70 第3章 IP RAN网络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 ....... ...... 92 3.1 IP RAN网络日常维护 .............. ............ 92 3.2 IP RAN网络故障处理 ........... ........ ...... 93 第1章 IP RAN基本原理 1.1 IP RAN的主要作用

RAN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的简称,目的是为无线基站和核心网之间提供稳定高效的承载和回传网络。在2G和3G时代,RAN网络主要承担BTS(基站)和BSC(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承载,通常采用MSTP等传输技术组网,实现全程业务冗余、快速故障切换、保证较好QOS和传输质量。

当前无线基站已经实现了IP化、3G上网业务发展迅速;4G无线网络也完全IP化,上网业务成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业务,无线网络反过来对RAN网络提出了IP化的承载要求。面对今后数量庞大的4G基站和突发性较强的无线业务流量,原有的MSTP网络存在着带宽需求满足不力、通道资源不能复用等问题,需要一种更加贴近IP传输模型的RAN网络,组网要求宽带化、扁平化,具备IP化、以太化基站的接入能力,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基站回传流量的承载。

RAN的技术演进在贴近IP化的目标下形成了偏传输的PTN路线和偏IP的MPLS VPN路线(俗称IP RAN)。中国电信选择了IP化的MPLS VPN

路线,并确定了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中国电信的IP RAN网络主要承载CDMA的1x和DO业务,以及未来的LTE业务,同时承载基站动环监控和安防等附属业务。待业务和网络成熟后,逐步承载L2、L3大客户业务。

1.2 IP RAN的常见组网结构

IP 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两部分。接入层由接入路由器(A设备)和汇聚路由器(B设备)组成,A设备通过GE链路成环状组网,连接到一对B设备上,B设备之间由一对光纤直连构成10GE保护链路。(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A设备双上行到B设备的组网结构)

核心层由汇聚路由器(B设备)和核心路由器ER、连接BSC设备的RAN CE组成。对城域网现有网络的状况以及无线业务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组网模式:

IP RAN通过RAN CE和BSC对接,收容CDMA的1x和DO业务,通过ER、CN2网络和LTE核心网(以省为单位集中部署,一般设点在省会)连接,通过ER连接动环和安防平台。

1.3 IP RAN使用的主要技术

中国电信的IP RAN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主要采用了MPLS技术。

在接入层A和B设备间,采用OSPF协议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PWE3伪线仿真技术实现基站上各业务由A设备传输到B设备。同时在A和B设备间配臵BFD for PW进行快速故障检测,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在核心层B设备和ER、RAN CE间,采用ISIS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MP BGP构建L3 MPLS VPN实现各业务由B设备到ER或RAN CE的传输。在B和ER、RAN CE间采用了多种快速故障检测技术,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此外在A设备的快速入网(即插即用)和基站入网功能上,还使用了DHCP技术。A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实现方式如下:新入网A设备发送DHCP

请求报文,内容包括Option 60、61等设备信息;B设备进行DHCP Relay,同时在报文中插入Option 82属性,内容包括B设备名、接口名称以及VLAN等信息;网管系统担当DHCP Server功能,根据DHCP请求报文携带的设备信息对新入网A设备进行合法性认证,并为新进网A设备分配地址资源。

新入网基站接到A设备上时,也通过DHCP技术与DHCP SERVER(CDMA网为BSC设备,LTE网为基站网管或专用SERVER)通信,从SERVER处获取管理地址、业务地址和其他相关配臵。

1.3.1 DHCP协议基本原理 (一)DHCP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动态主机配臵协议,它的主要作用是:动态配臵IP地址的协议,整个配臵过程自动实现,终端无需设臵;所有配臵信息统一管理,不仅能够分配IP地址,还可以配臵其他信息(DNS服务器、缺省网关等)。

优点是:提高网络配臵效率,减少配臵工作量,减少IP冲突的可能性。

DH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体系架构

? DHCP server:集中存放配臵信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与之交互并完成主机配臵信

息的分配。

? DHCP client:需要向服务器端发起请求来获取IP地址等信息完成网络参数的配臵。

(二)DHCP的工作原理 ? DHCP Server 工作方式:

1. DHCP SERVER的行为完全由DHCP CLIENT来驱动,只需根据收到的DH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