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efe73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f0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与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 ①海外贸易兴盛

②是南宋著名的造船业中心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农业、手工业发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北宋时期出现了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盛 D.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3.人民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换工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出现于古代中国,请问它叫( ) A.银子

B.交子

C.会子

D.条子

4.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泉州、广州等主要港口城市设立( )管理贸易。 A.市舶司

B.广州十三行

C.中书省

D.锦衣卫

5.宋朝时,我国从哪里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6.两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出现的新兴手工业部门是( ) A.陶瓷业

B.棉纺织业

C.丝织业

D.造船业

7.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最早的纸币是( ) A.会子

B.交子

C.瓦子

D.钱引

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9.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鼓励对外贸易。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 A.四川

B.澶州

C.开封

D.海南岛

11.关于宋朝造船业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宋朝造船业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B.所造海船设计科学并配有先进的指南针 C.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大连、天津、青岛的造船业水平很高 12.下列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宋代海船配备指南针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景德镇成为国家的瓷都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3.在我国古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代

D.元朝

14.下列语句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江南好,风景旧曾语

C.稻米流脂梁米白,公私仓腺俱丰实 D.苏湖熟,天下足

15.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最远的到达( ) A.日本

B.高丽

C.阿拉伯

D.东非海岸

16.以下诗句中,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己完成南移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17.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其最终完成于南宋。下列不属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是( )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安定

B.人口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民族政权的并立

18.一千多年过去,古老的市舶司遗址多已湮没,只有位于泉州的市舶司遗址还存在一部分。在宋代,它的主要职能是( ) A.管理律法 C.管理户籍

B.管理海外贸易 D.监察百官

19.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到宋代则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运河的开通 C.北方人口的南迁

B.南方社会的动荡 D.自然环境的恶化

20.下列制瓷基地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江西景德镇

B.河北定密

C.河南汝窑

D.浙江越窑

21.外国人以一个地方的原名“昌南”的发音来代表瓷器和中国,并且此地在宋代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此地是( ) A.海南岛

B.湖州

C.景德镇

D.泉州

22.《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 A.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 B.交子只限在蜀地流通 C.北宋时期已经出现纸币 D.北宋之后交子被其他纸币代替

二.材料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三条) (3)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4)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了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24.2018年,中国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个项目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灌溉工程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江南水网圩田技术发展很快……于是“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1)说说材料一中“灌溉工程”对古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