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四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7)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四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7)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14fc55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4

14、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U与X同主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I.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U+V+W=Y;

II.U可分别和V、W、Y、Z形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共价化合物甲、乙、丙、丁;

III.W、V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之差分别等于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X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写出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U、W、X、Y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的物质,溶于水时破坏的是( ) A.共价键 B.离子键 C.分子间作用力 D.氢键

3.U、V、W和Y组成的一种物质,其原子个数之比为5:1:3:1;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①写出该化合物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Z2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可用钴的某种氧化物与HZ溶液反应制备(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现取适量这种钴的氧化物,可与480mL 5mol?L HZ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CoZ2溶液和6.72L黄绿色气体(标准状况下)。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Z元素组成的单质戊,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运输戊的管道是否泄漏,如泄漏则会在管道周围产生大量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X与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的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U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物的代数和为6;R和Q可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R、T、U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Z、Q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T、U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可以判断R和T的金属性强弱的是() A.单质的熔点:R比T低

B.单质与酸反应时,失电子数:R比T少 C.单质与水反应:R比T剧烈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R比T强

5.某同学用X、R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固体物质RX,RX属于离子化合物,且能与化合物

X2Q反应生成X的单质。

①R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X与X2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认为取X、R两元素的单质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X2Q反应,若能产生X的单质,即可证明得到的固体物质一定是纯净的RX。请判断该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原子半径:M>W>Z>Y>X,M的半径最大且0.01 mol ? L-1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 = 12,则M为Na 元素;0.01 md ? L-1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 <2,则W 为S元素;0.01 mol? L-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 =2的元素应为Cl元素和N元素,结合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知Z为Cl元素、X为N 元素; 0.01 mol? L-1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范围为 2 < PH <7,则Y为C元素。N和Na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N的原 子序数较小,故N3-的半径大于Na+,A正确;X、Y、Z、W、M五种元素中只 有M(Na)是金属元素,B正确:Z为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l2O7 ,C错误;X、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氨气和氯化氢,两者反应 生成氮化铵固体颗粒,故有白烟生成,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项,F2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 F2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氯气,正确;B项,Cl2能与 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所以不能用水吸收Cl2中的 HCl,错误。C项,苯的密度比水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 上层呈现紫色,错误。D项,溴单质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但过量Cl2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 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I,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B、C是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甲是一种 常见的温室气体,则甲为CO2;B的单质和C的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B、C元素为C元素和O元素; A、B、C原子序数之和为26,则A的原子序数= 26-8-6 =12,则A为Mg元素;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的单质质(Mg)与C的单质生成化合物乙,A的单质(Mg)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B的单质和乙,则B为C元素, 乙为MgO,C为O元素。A.非金属性:O>C,非金属 性越强,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甲烷,即稳定性:C>B,故A正确;B.不同周期元素,周期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A>B>C,故B错误;C.甲为CO2,与甲含相同元索的另一化合物为CO,CO只含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故C错误;D. MgO熔点较高,电解时得到 Mg的成本较髙,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获得金属Mg,故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X和Y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为6:7,如果X的原子序数为6,则X、Y、Z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4、5、6、7,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而且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4倍,不符合题意;

如果X的原子序数为12,X和Y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为6:7,Y的原子序数应为14,由于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2倍,则W的原子序数为17,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Z只能是16号元素,所以X、Y、Z和W以此为Mg、Si、S、Cl元素,

A. X为Mg元素,比Al活泼,不能用铝热法制取,故A错误; B. 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不是,故B错误;

C.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则氯化氢的稳定性大于硫化氢,故C错误;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为硫酸镁,属于含氧酸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