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记》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锁春记》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25d30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20

《锁春记》解读

《锁春记》原名《夜凉如水》,是由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欣创作并发表于《收获》2006年第4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出单行本时,作者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还是把名字改为《锁春记》,书名典雅并能破题,深得作者的喜爱。{1}《锁春记》讲述的是现代都市女性,特别是成功女性背后隐藏着心理疾患的故事。张欣揭开了现代都市成功女性背后鲜为人知的幽闭的情感世界。所谓“锁春”,就是指女主人公庄芷言“为了成全哥哥庄世博的事业,从而放弃了个人的生活、情感,将自己幽闭起来”{2}, “整部小说都在写她的心路历程” {3}。

金融界精英庄世博,年届四十,事业蒸蒸日上,感情世界却危机四伏。他的妹妹庄芷言,一个冷艳聪明的女人,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主动承担起照顾哥哥的责任,并以她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全力辅助哥哥庄世博克服感情上、事业上的重重障碍,助其登上国有银行行长的宝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庄芷言在哥哥登上事业的高峰后,却选择了割腕自杀,黯然离开人世。庄芷言的死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张欣在徐徐揭开现代都市女性幽闭的情感世界时欲言又止,以女主人公庄芷言的死给世人留下了无数个不解之谜。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等方法,对庄芷言的死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超乎寻常的兄妹关系

《锁春记》的内核讲述的是一对亲密的兄妹,妹妹为哥哥的事业而奉献一切的故事。千百年来,这种亲密的兄妹关系或姐弟关系不断地演变着。中外文学史上,较早对兄妹间亲密的故事进行讲述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品中妹妹麦琪和哥哥汤姆自小感情甚笃。在父母因一场官司而相继去世后,麦琪和哥哥相依为命。麦琪为了哥哥的感情拒绝了菲利浦的求婚,甚至在和斯蒂芬私奔后,宁愿忍受众人的责难和汤姆的冷眼,还是坚持返回家乡。最后在一场洪水泛滥中,麦琪为了寻找与搭救哥哥汤姆,与哥哥一起被洪水淹没,这一切不仅源于亲密的血缘关系,更是源于麦琪对哥哥执着的爱。麦琪最终与哥哥紧紧抱在一起沉入河底,永远也不分开。 如果说文学作品中亲密的兄妹关系还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话,那么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却能够让人感觉到这种超乎寻常的兄妹关系的真实性。在《锁春记》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提到这种现实中存在的超乎寻常的兄妹关系,那就是庄世博的妻子查宛丹因庄芷言过分地介入她的家庭生活而离家出走,庄芷言约宛丹出来谈话时,宛丹希望芷言“不要做‘小泉信子’式的人物,那样只会成为牺牲品”{4}。

现年69岁的小泉信子与弟弟小泉纯一郎有着超乎寻常的姐弟关系。小泉信子年少时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和政治头脑的人,曾立志要当一名政治家。但受限于当时日本的政治社会现状而不能实现,信子就把全部希望和精力寄托在了弟弟纯一郎身

上,她在高中毕业后不仅放弃了报考大学,而且做出惊人的决定:终身不嫁。{5}年仅18岁的信子高中毕业后便投身危机四伏的政界,成为父亲小泉纯也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同时也一手策划着弟弟小泉纯一郎的政治仕途:让小泉在庆应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在父亲死后把小泉推到参选议员的前台等等。信子处心积虑,计划一步步实现。小泉走上从政之路后,作为姐姐的信子则始终不离其左右,照顾他的个人生活,并抚养小泉离婚后留下的两个儿子。一直以来,信子被认为扮演着小泉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为了小泉的政治事业,低调而沉默寡言的信子至今未婚。信子和弟弟小泉纯一郎的关系早已超过了政治秘书和姐姐与弟弟的定义。{6}

《锁春记》中妹妹庄芷言与哥哥庄世博的关系和信子与弟弟小泉纯一郎之间的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妹妹庄芷言因父亲内心的苍老和猝死而承担起培养和保护哥哥的角色:高考选择了政治系是为了能给哥哥的事业出谋划策;工作后选择考心理学研究生是为了疏导和治疗哥哥隐藏着的心理疾病。庄芷言为哥哥的事业铺平了政治道路,而且尽可能照顾哥哥的心理疾病,多年来一直不离哥哥左右。于庄世博而言,庄芷言承担了母亲、妹妹、情人的角色,分担了他身上一半的担子。庄芷言就是另一个自己,“他们之间的心领神会有着难以名状的魔力。”{7}这样一对超乎寻常的兄妹关系,发展到了极致,家庭伦理不能容,社会伦理也不能容,其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情。庄世博也不能像小泉纯一郎那

样离婚后不再结婚,庄芷言在风雨飘摇中最后选择了自杀,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庄芷言是否死于“微笑型抑郁症”

近乎完美的冷美人庄芷言在祖屋的割腕自杀,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许多心理专家纷纷发表意见,认为她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她把美好和微笑展示给别人,而她自己始终生活在一种压抑之中。”{8}庄芷言是否始终生活在一种压抑之中,而这种压抑是否会导致自杀?伴随着庄芷言的死,这个定论已变得难以考证。有记者在问到庄芷言的心理学导师潘思■时,潘的结论有点出人意外:“庄芷言并没有生病,她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当下这个社会,人们做出令人不解的激烈举动或者偏激行为时,患了抑郁症绝对不是唯一的正解。”{9}不管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另有打算,潘思■的结论让庄芷言的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忧郁症被喻为21世纪的黑死病。“微笑型抑郁症”近年来常发生于一些学历较高、有相当地位的事业有成之士的身上。{10}微笑抑郁是一点一滴增加的,患者表面上面带微笑,若无其事,但是内心深处却感到痛苦压抑、忧愁悲哀,最为可怕的是它很难被患者本人和周围的人认知。有自杀倾向的重症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更是有意掩盖自己的痛苦,以逃避亲人朋友的注意。{11}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但是在“微笑”过后,带给他们的是更深的孤独和寂寞。 庄芷言是否过得很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