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46bc38168884868762d6a4

应尽快得到医疗救助;

应事先审核MSDS来避免接触毒物。

第四章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流程步骤

1、作业许可证的申请

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 — 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 应急救援计划;

— 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 — 其他。

2、工作安全分析(EHS.CN)

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 第一步: 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 选择的依据为风险的: - 频率 - 严重程度

- 可能发生的几率

第二步: 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 - 针对主要步骤

第三步: 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 - 危害=暴露频率×严重性 第四步: 认识可能的风险 - 风险 = 暴露频率×严重性×可能性 第五步: 确定预防风险的控制措施 - 消除

- 减少/代替 - 工程控制 - 管理控制 - 个人防护设备 3、书面审查

收到申请人的作业许可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许可证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审查内容包括: ----确认作业的详细内容;

----确认所有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

----确认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包括应急措施;

----确认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遵循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

----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 ----确认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其他。

4、现场核查

书面审查通过后,所有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确认内容包括: ----与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现场作业人员资质及能力情况; ----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 ----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

----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5、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确认通过书面审核和现场核查;

----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6、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

---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清点工具、清理现场,解除隔离设施等)合格后,双方签字后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7、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生产单位和作业单位的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 ----作业内容发生改变;

----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 ----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事故状态下。 8、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 — 作业单位; — 作业区域;

— 作业范围、内容; — 作业时间;

— 作业危害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 作业申请; — 作业批准;

— 作业关闭。

第五章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注意要点

1、进入前准备

(1)、资料/文件

进入受限空间必须至少提前24小时申办本项目《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一般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每个班次工作结束后,应暂时关闭许可证,并将出入口封闭或悬挂“危险!禁止入内”的警示牌。

如期限过后作业尚未完成,需要申办新的许可证。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监护人、监理单位、承包商各保留一联。 (2)、监护人

受限空间作业须指派至少一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监护人,明确其监护和救援职责,且监护人应有明显标识并经过急救知识培训。

进入受限空间前,每个作业人员必须将其出入证交给监护人员,并存放于显著位置。作业期间,承包商应在受限空间出入口处挂进出人员记录牌,或张贴进出人员记录单,内容必须包括进出人员姓名及签字、进出时间、监护人签字等内容。作业人员在完成作业并离开受限空间时,可取回出入证。

(3)、气体检测:检测要求

---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进入受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如焊接作业、钻孔作业、清淤作业等;

---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 ---连续监测仪器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 ---检测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 ---取样点应包括受限空间的顶端、中部和底部; ---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

---测试次序为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注:千万不要凭感觉判断封闭场所内部是否安全。

---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

---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

---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所在地)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如有一项不合格,应不得进入或立即停止作业。 2、人员防护

(1) 在对受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2)可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 (3)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4)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 在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受限空间,应使用防爆型的设备和工具;

(2) 进入金属容器的用电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其开关箱严禁带入容器内,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3) 受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入容器和接触到容器。

(4) 受限空间内阻碍人员移动、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影响救援的设备(如搅拌器),应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时应移出;

(5) 必要且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4、受限空间监护人

(1)监护人对“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2) 监护人必须记录进出受限空间的每个人员姓名、进出时间、以及运进受限空间的所有设备和工具。同作业人员拟订联系信号,并在进出口处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现场随身携带作业许可证。 5、受限空间用火作业

(1)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必须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2) 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受限空间外。当由于任何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受限空间。

(3) 受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受限空间内清除。 6、紧急救援

(1) 紧急情况下,按以下的优先顺序采取救援: 进入者采取自救;

救援者应在空间外部对进入者进行施救; 救援者进入受限空间对进入者进行救援。

(2)应制定书面救援预案,每年开展模拟救援演习,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救援预案; (3)获得授权的作业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带、救生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