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5f7a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a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6.11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他们都把这些丝线缠两道围在腰间。你可以看到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没有人不用这种腰带作装饰的。

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如何理解这个游戏的寓意? (3分)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广告多棱镜”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下面这则材料中小贩的广告宣传有何特色?说出其中一点并分析其妙处。(3分)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实践探究】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量的交通宣传语纷纷涌现,比如“没有红灯停,哪有绿灯行”、“退一步海阔天空,抢半秒飞来横祸”等等,请你再为交通安全拟写一条充满关爱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3)【口语交际】国庆假期,陈浩和爷爷一起逛街,在“胜利酒楼”门口看到一则广告语:“第一次不

来是您的错,第二次不来是我的过。”看了后爷爷不解其义,假如你是陈浩,如何向爷爷介绍这则广告语的含义?(3分)

二、阅读理解(共58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8题。(5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8.(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意境。(2 分)

(2)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这两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作赏析。(3分)

(二)阅读苏轼的《方山子传》完成9~12题。(14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第 1 页 共 4 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的田畴里,一条小溪wān yán( )( )曲折,缓缓流淌,岸边春风hé xù( )( ),绿柳含烟,漫天飞着绵绵的柳絮。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B.绿色,是泰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生态底色”;生态,是这座城市孜孜以求的民生福利。 C.“全球最顶级面试”即将拉开帷幕,究竟谁能当选联合国新的秘书长还是一个谜? D.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不了解历史的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 3.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和平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B.在刚刚结束的体育考试中,考生长跑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锻炼所造成的。 C.关于南海问题,令西方七国非常头疼,他们对华立场分歧明显,莫衷一是。 D.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直指美国插手东南亚问题的本质。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李刚是出了名的大嗓门,说起话来一言九鼎,连隔壁班的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 B.今年春天,北半球气温普遍偏低,虽已入春,但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C.小明慢慢走进黑漆漆的房间,摸索着打开吊灯,整个房间一下子就蓬荜生辉了。 ....D. 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的持续上涨,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个空格1分)

(1) ,其实难副。 (2)法不阿贵, 。

(3) ,膏之沃者其光晔。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5)山回路转不见君,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故乡》) (7)《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

B.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 发明之母。

C.《格列佛游记》中,“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 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D.《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影射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注:】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宗:推崇,归附。 ④方山冠:人名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余谪居于黄 ( ) ②问余所以至此者( ) ...③因谓之方山子 ( ) ④余既耸然异之 (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余告之故 A.辍耕之垄上 B.居庙堂之高 C.乡邻之生日蹙 D.谨食之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而 妻 子 奴 婢 皆 有 自 得 之 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此吾故人陈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译文: (2)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译文: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季常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三) 阅读《调好你的“食物钟”》,完成13—15小题。(10分)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

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人体有一种叫做PKCy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协助调控食物钟。PKCy基因是怎么调节食物钟的呢?原来,人体内有一种生物钟蛋白BMALl,PKCy基因可以结合BMALl使其结构更稳定,然后共同结合在该蛋白上,促进周期基因和隐色素基因的节律性转录,由此调节人体内的食物钟,进而管理人们吃饭的时间。

④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⑤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其实,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但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区城市居民早餐行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现,这三地区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74.8﹪——90.5﹪之间,35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不吃早餐的人数较多。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

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⑥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只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 ⑦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亲朋好友聚餐时尽量多一些感情的交流,而不是只顾着多吃一些美食。

⑧当然,目前关于食物钟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人们所知也很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过,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3.本文围绕食物钟,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4分)

14.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四) 阅读议论文《名》,完成16—18题。(10分)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⑤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

第 2 页 共 4 页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的?(4分)

17.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第六小节划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3分)

18. 请你为本文再选取一个事实论据,你觉得下列四个论据中哪个最恰当。( )(3分) ...

A.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 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B.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着标签,整齐地放在

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

C.苏联昆虫专家柳比歇夫每天晚上要把一天的活动,包括休息、读报、写信、看戏、说话花去的

时间,十分精确地记录下来。一月做一次小结,一年做一次总结。

D.钱学森、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国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环境,但是,新中国成立时,他

们放弃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返回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 阅读《含泪奔跑的少年》,完成19~23题。(19分)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善用对比来凸显人物形象。例如“他”开始不情愿在城市打工而后来却主动去找擦鞋人体现

了“他”在来到城市之后心智不断成熟。

B.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 全篇的作用。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 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 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0.这篇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他”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21.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22.小说的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3.“一切景语皆情语”,针对本文划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文字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各自在文中所

烘托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本文: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链接: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易,因为这需要觉醒,需要勇气,需要毅力。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舍,才能得。

请以“丢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命题:陶卫兵 审核:王鹏程 (语阶2 01机 2016秋)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16.11

1.蜿蜒 和煦 2.C 3.D 4.D 5.略 6.(1)C

(2)利立浦特(小人国)(1分) 寓意:抨击了英国宫廷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

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2分)

7.(1)示例一:运用音响广告。(1分)这种广告以口头叫卖或敲打某些器具发出音响来引起顾客的注意,

方便快捷。(2分)示例二:广告语“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尾字押韵(1分),叫卖起来朗朗上口,突出了所卖商品的物美价廉。(2分)

(2)示例:盲从丢了文明,违规害了自己。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内容1分,修辞1分) (3)示例:爷爷,饭店是说如果顾客没有进餐馆,没能品尝到美食,没有享受到饭店的周到服务,那么对顾客来说是错过;顾客吃完食物后,却不来第二次,说明餐馆食物不够美味,或者服务还不够周到,那么顾客第二次不再来是餐馆的过错。您说是吗?(称呼1分,讲清理由,语气委婉2分。)

8.(1)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 “明”

(2)诗人将“云”拟人化(1分),以责备口吻抱怨云彩带来微雨、送走夕照(1分),含蓄表达了自己 对乡村夕阳晚景的喜爱、留恋之情(1分)。

9.(1)①贬官 ②??的原因 ③称或叫 ④对?感到诧异 (2) D 10.而 ∕妻 子 奴 婢∕ 皆 有 自 得 之 意 11.(1)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你为什么在这里?

(2)悍吏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12.陈季常年轻时“慕朱家、郭解”,又“折节读书,欲以驰骋当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1分), 后来(晚年)“遁于光、黄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成为一个舍弃功名富贵、安贫乐道(不慕荣华,有君子风范)的人。(1分) 【译文】:(供参考)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13.(1)食物钟的含义; (2)协助调控食物钟的基因;(3)食物钟紊乱带来的后果;(4)导致食物钟紊乱的

饮食习惯。(4分,各1分)

14.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2分)

15.不能删去(1分),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作程序与

生物钟差不多保持一致(1分),删去后表示两者的运作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6.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我们只有摆脱名的重负,才能让事业发展(2分)。先从正面引用名人名

言(1分),再从反面举例进行对比,然后提出中心论点(1分)。(如只答到通过正反对比引出论点得1分)

17.将“名”比作“无根的花”,将“事业”比作“有根的果树”,生动形象地阐明:名是虚浮、短暂

的,只有事业才是根本,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3分) 18.A 19.C

20.①成熟懂事,内心坚韧。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商议辍学;来到城市后,尽管不愿意为人擦鞋,

但为了读书的梦想一直坚持;②孝顺母亲。在母亲被烫伤后,尽管母亲拒绝,但他感到不能失去母亲,连夜去买药;③顽强不屈,积极乐观。和母亲一起努力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含泪奔跑”。(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特点2分,分析2分。)

21.①这一情节是小说的转折点,将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1分),因为这次事件,小说的主人公获得

了前行的动力(1分)。

②这一事件,体现出了母亲的坚强(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作答亦可,1分),也很好地表现出了主人公和母亲之间可贵的亲情(1分)。

22.他的泪既是因城市的“冷”而伤心的泪(1分),也是因城市的“暖”而感恩的泪(1分)。但主人公并

未止于流泪,而是“含泪奔跑”。他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所以“含泪奔跑”也就是一种在伤心与感恩中不断的奋斗前行,永不放弃的精神。(2分)

23.本文:“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烘托出了他初到县城的不适应,他感到燥热,陌生,恐惧(1分);“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则表现了少年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1分)。 《我的叔叔于勒》:此处景物描写烘托渲染了人物极为失望、沮丧的心情(2分)。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