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北部山区实习报告 - - 合肥工业大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巢湖北部山区实习报告 - - 合肥工业大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88f6bafd0a79563c1e7249

(3)北段

扁井—大理寺纵断层北段,切过P1q灰岩转折端,在288高地的东北麓中断。在本点东南约500米处也有这样的类似现象,地表为一草坪。

综上所述,扁井—大理寺纵断层为右行平移逆断层。

3、王乔洞逆断层

位于王乔洞—大尖山东坡一带、俞府大村向斜西翼,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下硅质段(P1q3)和本部灰岩P1q4中。主要造成P1q3,P1q4的重复出现。

断层证据:

①沿王乔洞西侧冲沟,往东北山脊(大约45゜左右),有一条明显的破碎带,地貌上表现为低凹的草坪带。

②在靠近山脊处,破碎带宽约7—8米,发育在本部灰岩P1q4中。断层角砾岩明显,并可见密集的破劈理发育,断层产状一般为115゜∠51゜。断层面上擦痕近于直立,断层带中有灰岩组成的构造透镜体。

③该断层斜切王乔洞西洞口,并使得栖霞组灰岩直立,其产状多为135゜∠90゜,局部倒转。

王乔洞纵断层是一条右行平移逆断层。

4、青苔山推覆构造

位于巢湖市西北部的青苔山一带,出露长约30Km,呈北东方向延伸。青苔山推覆体主要有震旦系灯影组条带状白云质灰岩和寒武系半汤组薄层灰岩组成。

推覆体的前锋位于在青苔山的东侧,主要有灯影组条带状白云质灰岩构成。前锋带中发育大量密集的,走向平行于青苔山山脉延伸的次级断层,走向40°—60°,倾向北西,倾角大小不一取决于构造位置的不同。前锋的构造样式为单冲式和背冲式两种。

青苔山推覆体之下的原地岩席为志留系高家边组的页岩,主滑脱面位于青苔山东坡的山脚下,出露清晰,构造典型(图3.10),青苔山推覆构造存在和运动学特征极有力的证据之一。滑脱面上盘的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为强岩层,下盘的黄绿色页岩为弱岩层,主滑脱面正出在强弱岩层的界面上,现象十分直观。由于推覆体的强烈运动,在主滑脱面上发育了一套碎粉岩,厚度1—2m,分布稳定,原岩为白云质灰岩。该碎粉岩中多发育平行滑脱面的破劈理。

在滑脱面之下是片状构造岩,原岩为黄绿色页岩,其片理面与滑脱面的产状一致,偶尔可见强烈的小褶皱。主滑脱面的倾向340左右,倾角多10—20,有时表现为起伏不平的弧形断肠面,并具有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均指示了由西向东的推覆方向。

图3.10 青苔山推覆构造剖面组合图

(三)NEE—SWW向断层

本组断层在区内发育不太明显,仅在大理寺水库和狮子崖附近出露。共有五条:

1、狮子崖逆断层

位于麒麟山与凤凰山交界处的冲沟、俞府大村向斜西翼。 断层证据:

(1)形成构造地貌—断层崖,因貌似狮子,故名狮子崖(图3.11)。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组成的集合体叠置在一起形成的。角砾岩的成分为五通组(D3w)石英砾岩,硅质、铁质胶结,角砾石的粒径不大,一般3×5cm。该断层面清晰,产状334゜∠61゜,断层擦痕80゜W,断层下盘地层产状125゜∠58゜,断层倾向与地层相反。

图3.11 狮子崖逆断层素描

(2)断层带旁侧次级构造发育,有伴生张节理、褶皱、擦痕等。两组劈理,产状分别为310゜∠30゜,343゜∠41゜,均指示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移动方向。

(3)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节理、破劈理极其发育,并有一破碎带延伸长度约700米,被NWW—SEE方向的断层切断。

本断层为逆冲断层。

2、大理寺水库正断层

位于大理寺水库北侧、俞府大村向斜近转折端附近。 断层证据:

①断层面有波状起伏和绞扭现象,产状一般为:走向142゜,倾向SW,倾角60゜,有时直立。

②地层被错开,断层南盘五通组(D3w)底砾岩与断层北盘S2f石英砂岩、D3w砾岩沿走向接触。

③断层面上可见动力变质现象。 ④地貌上为草坪且低凹。

⑤断层破碎带宽约25米,错距60米。 ⑥构造角砾岩发育,并为铁质、硅质胶接。

⑦破劈理发育,产状一般为:175゜∠72゜,195゜∠15゜。 本断层为右行平移正断层。

(四)NW—SE向断层

本组断层以耳洞左平移正断层为代表。

断层位于大理寺水库—石刀山一带、俞府大村向斜转折端。与向斜枢纽斜交,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西端延伸至305高地西侧,东端延伸至大理寺水库东北侧。向斜转折端因被错动而向NW方向偏转。

断层证据:

①断层破碎带宽约25m,构造角砾岩发育,断层南盘为D3w、S2f、C的地层,角砾岩多为硅质、铁质胶接,具定向排列。

②地层错开,北盘志留系坟头组(S2f)与泥盆系五通组(D3w)底砾岩接触。 ③断层面波状起伏,并有扭转现象,断层面产状55゜∠79゜,大都直立,局部倾向南西,擦痕产状:50゜E,并有动力变质现象。

④地貌上为草坪及冲沟。

⑤该断层在石刀山305高地南西山脊处,发育在石炭系地层中。角砾岩为方解石胶接,并有宽约1m的方解石发育,结晶程度较好,有晶芽对生现象。

⑥该断层切割NE—SW向的断层,在两条断层的交汇处南北两侧均发育一个岩溶地貌—漏斗,是地下水的地表补给通道,水流沿断层交线溶蚀而成。

该断层为左行平移正断层。

三、节 理

本区节理极为发育,大多数发育在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性“X”节理,在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最常见,将石英砂岩切成许多极为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块体(图3.12)。另一种是与断层伴生的各种节理,多相互平行,密集排列。另外,还有追踪张节理和节理尾端变化的羽裂、节理叉、菱形节环和折尾等。其次,本区节理还发育在志留系(S)、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1+2)及岩浆侵入体中。发育在灰岩中的节理大都被方解石脉充填。

图3.12大尖山顶石英砂岩中的“X”节理

由于多期运动的影响,本区节理比较复杂。根据本区节理发育方位和特征,可以分为两期:

(一)印支期

发育在志留系至三叠系沉积岩中。表现为两组共轭剪节理(X型节理),其力学性质以扭为主,随着力偶的加强,由扭性变为张性。一组方向大致330゜左右,另外一组大致70゜左右。这两组产状较稳定,但穿过岩性差别显著的不同岩层时,其产状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岩石性质对剪节理方位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剪节理面较平直,在泥盆系五通组(D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