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财政学简答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9ccf06a6c30c2259019e82

就应当越大。(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别,而贫富地区的差别,又是与行政区划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联系的。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均衡区域间的发展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来说,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性问题。因此,转移支付的功能,不仅在于通过一般均衡补助或拨款来弥补纵向财政缺口和横向财政缺口,而且还要通过规定用途的专项补助或拨款,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推动全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10.何谓粘蝇纸效应?

答: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是一种对比转移支付拨款与减税二者对提供公共物品的不同效应的理论。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转移支付拨款对地方支出的影响相当于给地方增加了一笔收入,这意味着转移支付降低了该地区的税收,这样,就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不采取政府转移支付办法,而是采取削减等额税收的办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实证分析证明,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加·格雷利奇的研究成果表明,辖区成员的净收入每增加1美元可以使地方政府支出增加0.05~0.1美元,而1美元的转移支付拨款可以使地方政府支出增加0.4~1美元。比如,某地方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得到100亿元,由于政府官员具有显示政绩的心理倾向,会将80亿元直接用于提高公共物品水平,会有20亿元转为个人收入,如果将这100亿元用于减税直接交给居民个人支配,则可能将70亿元用于增加个人收入,将30亿元用于政府提高公共物品水平,70亿元与20亿元的差距为50亿元,这就是粘蝇纸效应。

11.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答: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分级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预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要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扶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划分税种不仅要考虑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还必须考虑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在目前的条件下,先把主要税种划分好,其他收入划分逐步规范化。作为过渡,原体制的补助、上解和有些结算事项继续运转。通过“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办法,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调整地方利益格局。总之,通过渐进式、温和式的改革,先把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12.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答: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根据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1)中央固定收入。1关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原 (2)地方固定收入。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和共享收入。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按1994年制定的收入划分办法,原来属于地方支柱财源的消费税全部和增值税的75%上划给中央,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补偿,必然侵害地方的既得利益,并增加改革的阻力。为了保护地方既得利益格局,中央采取“维持存量、调整增量”,逐步达到改革目标的方针,为此制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办法。

(四)原体制的处理

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原体制的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当时规定地方1993年承担的20%部分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年度结算的上解和补助项目相抵后,确定一个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

13.简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答:中国分税制改革是采取整体设计、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多年的运行已初见成效,但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思路是,对目标模式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同时对现行具体制度进行微调,加快向目标模式推进的步伐。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问题,也是实行分级预算体制的前提条件。这里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二是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上面曾指出,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是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和集权与分权关系。。三是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来说,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税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分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增量调整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而增加的中央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大的方面看,省对下与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的性质、形式和方法是雷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地方税系有待完善,省对下的级次多,因而建立省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的难点更多,需要的时日更长。完善省以下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突出重点,适当增强财政困难县(含县级市、旗)、乡(含镇、苏木)的财力;二是积极稳妥,在采取有效措施的同时,保证各级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财力调整主要是调整增量;三是简单规范,在确保完善体制目标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答:财政平衡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研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财政状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财政收支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财政政策又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重要手段。

(6)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我国的实践表明,研究财政平衡还必须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有时也可能出现虚假的平衡,即假平衡(或虚结余)真赤字。即在实际上已存在赤字的情况下,还可能误认为财政状况良好,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从这一点看,虚假平衡比公开的赤字有更大的危害性。

2.试分析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状况。

答: 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虽然都是支大于收的现象,但就其原因和后果来看,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经济活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而将赤字结构划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已经可以满足政策性分析的需要。

财政赤字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因而对财政赤字是好是坏的评价不能绝对化,事实说明,许多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赤字并没有发生什么财政危机,它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同时又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必要手段;但过大的赤字无疑是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不佳的表现,应当注意防止或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削减。显然,单纯从财政政策入手也不可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必须通过综合治理来消除经济衰退的根源,才有可能控制赤字的增长。至于将财政赤字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平才不会伤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难以寻求一个绝对的标准。目前理论界一般是将欧盟国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入围限制标准”,即不超过3%,作为适度赤字水平的参考值。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根据科学的经济理论计算出来的,只是依据欧盟国家建立欧元体系时法、德等国现实情况作出的协议规定,欧共体成员国也不认为超过这个标准就一定会出现财政风险,事实上有的国家就超过3%的标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连年都有赤字,但1997年以前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后,赤字水平升幅较大,2000年已接近3%,但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来观察,财政赤字水平已处于相对稳定和稳中有降状态,因而不存在财政风险问题。

3.阐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答:我们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简单的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S+T+M≡C+I+G+X (14-1)

这个公式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一个部门的赤字正是另一个部门的结余。政府预算的赤字,可以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来抵补。按照恒等式的逻辑,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不影响需求总量,因为弥补赤字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民间的储蓄结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多支出的那一部分,正是非政府部门少支出的那一部分。因此,赤字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替代支出的方式嵌入总需求,而不改变需求总量;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储蓄、投资账户结余,那么赤字就会以增加新需求的方式叠加在原有的总需求之上扩张总需求。

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中,财政赤字不仅可以用国内结余资源来弥补,还可以动员国外资源。假定M-X>0,即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谁动用了这部分资源,则取决于S和I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有结余,资源净流出。 (2)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 (3)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投资账户也出现赤字,需要筹资弥补。从以上的恒等式分析,我们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简略的结论: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是属于市场行为,

4.简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

答: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如那么赤字债务化是否就一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呢?答案不是绝对的,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融资的财政赤字仍然会导致通货膨胀。(1)当政府通过出售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就可能推动利率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利率的稳定,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也就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举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不断,国债供应量不断增加,推动利率上升的压力在持续增强,于是中央银行不断地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2)在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债市场不发达,当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政府无法通过发行国债来为赤字融资,或者是国债的规模过于庞大,丧失了政府和国债的信誉,人们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失去信心,那么政府被迫不得不印刷钞票或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也是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

此外,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必将出现扩大债务规模与控制利息率的两难选择。因此,发行国债虽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可靠来源,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却绝不可掉以轻心。

5.简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

答:一般认为,巨额财政赤字通过扩张总需求必将导致通货膨胀,这种观点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很流行,世界上一些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国家的实际经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曾简单化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高预算赤字对总需求具有很大的扩张作用,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不是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为弥补暂时性的财政赤字而一次性增加的货币供给,只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一

次性上升,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另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尽管货币供应量增加,但货币需求也在增加,而且货币需求增加的幅度等于或超过货币供应的增加幅度,那么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需求必然相应增加。如果政府通过货币创造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没有超过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量,那么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1)完全“排挤”效应。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财政扩张增加需求时,由于经济中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所以财政赤字不能增加总产出,只是提高了均衡利率。这样一来,由于利率上升挤出的私人投资(或消费)规模正好等于财政赤字或其增加额。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引起产出增加的情况,通常称为完全“排挤”效应。

(2)不完全“排挤”效应。只要经济是处于I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中,一般不会发生完全挤出。财政扩张将增加总产出,但是同时也提高利率,因此挤出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总需求增加提高了收入,从而储蓄水平随收入上升而上升。储蓄增加反过来有可能为较高的财政赤字融资而不会完全挤出私人支出。我们可以通过公式S=I+(G-T)来说明这一点。

该式是从封闭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推导出来的。其中,S代表私人储蓄,I代表私人投资,(G-T)则代表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差额,即财政赤字。由该式可知,在储蓄和净出口既定的条件下,赤字增加必然降低私人投资。简而言之,当财政赤字增加时,政府必须借款来支付其财政赤字。政府借款使用了部分私人储蓄,供私人借款来作为投资支出的储蓄剩余部分因此减少。但是,如果由于收入上升,储蓄随着政府支出增加而增加,那么投资就没有必要一对一地下降。在存在失业的经济中,由于总需求增加提高了总产出,储蓄也相应地增加,所以挤出是不完全的;储蓄将增加,利率不会上升到完全挤出私人投资的程度。

(3)无“排挤”效应。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从而产量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配合财政扩张。因此,利率可以不升高,从而也不会发生挤出现象。如果在财政扩张过程中,中央银行为了阻止利率上升增加了货币供应,那么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的超额货币需求就会由增加的货币供应来满足,利率就不会上升,也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复习与思考

1.试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答: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首先,这个期望值受政策作用范围和作用强度的制约,超出政策功能所能起作用的范围取值是政策功能的强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其次,这个期望值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要求。通它要求各层次财政政策目标取值方向在总体上一致。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也是政策目标确定的一般性要求。再次,政策目标作为一种期望值,它的取值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并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均在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 (2)收入的合理分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经济适度增长。适度的含义就是量力而行。其一,要视财力可能(即储蓄水平)制定增长率。。其二,要考虑物力可能。物力是各种物资资源的总称, (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经济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而且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

2.试述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答: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产出就要减少,这时税收收入就会自动下降;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会导致预算赤字发生,这种赤字会“自动”产生一种力量,可以抑制国民产出的继续下降。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转移支付是为了在个人收入下降时为维持他们的最低必要生活水平而向他们提供的,如公共救济款及对有儿童家庭的援助等福利计划和失业救济金。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一大批家庭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从而可以使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至于过旺。

3.试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需要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按照财政政策的早期理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等政策以抑制和减少社会有效需求;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则通过增支减收等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谋求整个社会经济有效需求的增加。

可以看出,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可用于让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二是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主要是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三是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四是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4.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答: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一般来说,政策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效果不佳或无效。但要做出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则不仅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还要分析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代价。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政策效应的评价问题。对某项财政政策效应的优与劣做出客观评价,是政策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可以为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对某项财政政策的效应做准确的评价又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为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尽管政策的制定者总是在寻求最佳的政策效果,努力减轻或消除消极效果的影响,但是客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复杂性,使政府的预期与实际很难完全相符。

政府为推行某项政策所付出的研究费用、执行费用和补偿费用构成了该项政策

的“成本”,而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则可视为该项政策的“效益”。因此,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可以通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益的对比分析来进行。当政策效益大于政策成本时,政策的有效性程度高,反之则低。政策效益实际上也就是政策目标值的实现。一般来说,政策目标值是根据客观经济运行需要规定的,实现政策目标值,财政政策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政策研究费用与执行费用可以用货币单位直接计算,困难是对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完全用货币计量,实施某项政策而需给受损者的必要补偿费用或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损失难以准确度量。比如,政府为平衡预算实施了一项增加税收政策。当个人所得税增加时,减少了个人收入,可能使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当企业所得税增加时,减少了企业的税后利润,也可能降低部分企业的投资热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种损失究竟有多大,是难以准确估算的。因此,政策效应评价的关键是在政策效益既定的前提下,确定政策成本最低者为优。

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答: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6.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7.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答: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8.结合1998年的经济形势,试述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

答:1998年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当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并有加剧的趋势。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从决策伊始以及通过短期的实践,实际上已经明确了以下几个政策要点:(1)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2)增发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也是启动措施,增发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3)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惯用的减税政策,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4)优化支出结构,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提高公教人员工资等公共需要;(5)实行紧中有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与松中有紧的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及时和正确的,取得了巨大的政策效应: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基本解除长期存在经济增长的“瓶颈”;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就业和再就业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总之,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增长,使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导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十五”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9.试述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答: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国目前的赤字和国债处于这样的水平,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2002年达到最高值2.94%,保持适度的赤字和国债规模的好处是:一是为政府保持可以统筹调度和灵活运用的较为宽松的财力,有利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二是运用国债资金保证重大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预算安排上可以腾出手来大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可以减轻财政支持各项减收增支的体制改革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