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e293f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e8

--- 图表题降低,因为学生不用写太多字儿,他们是很开心的,但图标分析能力的考查方向不变。做题思路是这样的:只要把两幅统计图的特点分析清楚即可。【材料一】的统计图说明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幅上升。【材料二】的统计图说明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稳步上升。由此可见,四字词语需表达“未来利用会上升”的含义即可。例如:持续上升,前景无限等。 (二)阅读《与一珠蒲公英的默契》,完成14—16题。(共12分) 14.答案: 作者的感悟:

①默默挺立着朴实的身躯,不懈不怠固守一处绽放自己的价值;

②虽然平凡但是顽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即使无人问津也努力完成人生历程,在奋斗的过程中持守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心怀感恩和爱。 感悟的形成:

①在自家的庭院中,连续十年间蒲公英都会和自己特别有默契的相逢,而且是同一处,伴我晨昏; ②高中语文老师的和我们探讨理想人生。

【解析】这个题是典型的梳理题,只是常规的表格换成直接提问,和2016年中考的《沙枣》第一题相同。找准范围,进行划分。 15.答案:

要点 :①同学们谈到自己的理想和前途,都是“志存高远”“栋梁之才”;

②老师说成为栋梁之才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是庸常的普通人就像“遍地的蒲公英”; ③蒲公英普通但是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就像人一样,不管命运如何努力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让人生有意义;

④我们和老师之间不同的认识,让我们陷入思考。

【解析】此题属于文章理解,我们结合前后语境,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理想和老师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老师的话让我们进入了反思。 16.答案:提问题:

示例一:对蒲公英绽放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帮助:让我能够感悟到蒲公英的品质,更好的理解文章 示例二: 将蒲公英和其他的花进行对比有什么用意? 帮助:使蒲公英的品质精神更加突出

解析:提问题是2017年中考中考查点较高的一个题,此类

---- --- 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白提问题针对什么提问,接着考虑怎么提问,这个题给的对象是“内容”“写法”。 (三)阅读《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完成17-19题。(共9分) 17. 答案:名节操守、理想志向

解析:这个题目主要考察的是关于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关键信息,我们中心论点的理解主要源于分论点的内容,文章从个人和群体两个方面分析,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对自己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的坚守和付出,所以对于我们理解中心论点有帮助的关键词语,就能推断出来。 18. 答案:丙

解析:在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从文中的结构上来分析,属于文本的过渡句。句子在选择的时候,考虑要承接上文的内容,同时又对下文又引出的作用,上文说的是关于个人的内容,下文说的是关于群体的内容,且内容的范围有所扩大,所以递进式的关联词合适,很容易能选出答案。

19. 答案示例一: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红岩》中的江姐。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誓死都没有泄露党的秘密,表达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对自己信念的坚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我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应该为之全力以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该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

答案示例二:这句话让我想起司马迁在《史记》之《伯夷列传》中伯夷和叔齐。两人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不愿为争夺王位互相伤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们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种以暴易暴的行为,是道德的衰落,就不食周朝粟米,去首阳山隐居,终于饿死在那里。这个故事被古人当做坚守节操的范例来歌颂。司马迁对两人所表现了对气节的推崇和赞美。“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也”正是体现对自己操守的坚持,我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虽然我们会面对各种诱惑,遇到什么挫折,

---- --- 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节,不改初心,不受诱惑。

解析:议论最后一个题型,考查的是列举论据,理解文章的语句,题目在设计时,选定的范围是我们阅读过的作品中,同学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中考范围内要求读过的名著,也可以选择我们课外阅读过的作品,只要人物事迹及其特征能体现对名节操守的坚守,对理想志向的追求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解析:

题目一:17年北京中考小作文,在审题过程中,首先,需要抓住地点“一次同学聚会”。其次,内容选择限定在“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选择形式多样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后,书写中学生要抓住某一项游戏的场面描写,同时进行活动中的人物刻画。侧重边叙述边抒情,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

题目二:审题中明确拟写“发言稿”,学生需要明确发言稿的格式。1. 题目,如:“传统文化的发言稿”。2. 称呼,如:“敬爱的老师,同学们”。3. 问候,如:“大家好!”4. 正文(需要注意:把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并结合传统文化的弘扬进行表述。)5. 致谢。6.名字。7.日期。 (三)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解析】

---- --- 题目一: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一些发愁,原因: 一、半命题作文在北京的中考中上一次是2009年的《并没有结束》,它比全命题作文难度大。 二、前面是,后面是“真”,这两者到底是先填后面还是填前面。 三、自己作文素材储备是否有“料”。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来今年作文较之去年的“读书·实践·收获”难度就大了一些。实际万变不离其中,发挥审题的关键,解析关键词,我们就会发现对于“真”的解读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半命题作文前面“”的解读。例如:真诚,那我们就可以填“友谊”“交往”(交往过程中,朋友和陌生人);认真,那我们就可以填“读书”;实在想不出来就可以走简单路线:弹琴,书法?? 题目二:

这篇作文似乎比之前看起来好入题很多,只要结合所给的情景,想想会说哪些方面的内容就可以。 所以在第一篇作文的难度下,可能选择第二个作文的孩子不少。

想象作文首先想好立意:材料中给了三个信息点“森林有各种动物”“各种植物”能听懂他们的对话”“自己和他们对话”,角度就可以选取“动物”的对话,展示对环境的担忧、对种族濒临灭绝的担忧;角度“植物”的通过植物的特点,例如:昙花一现,及时短暂也要努力绽放,脑洞大开,立意深刻就好。

这个作文可以多看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