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1aec83b9d528ea81c7795d

1. 白念珠菌的鉴定试验

A.芽管试验 B.TZC试验 C.动物实验

D.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E.糖发酵和糖同化试验

2. 皮肤性真菌可侵犯 5. 病毒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A质粒的核酸 B衣壳蛋白 C病毒核酸 D包膜糖蛋白 E脂多糖 6.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

A二分裂 B原体、始体 C孢子、菌丝 D自我复制 E有丝分裂

A.皮肤 B.指甲 C.趾甲 7. 病毒与衣原体的相同点是:

D.毛发 E.牙齿 3. 常见的白念珠菌感染有

A.皮肤念珠菌病 B.粘膜念珠菌病 C.过敏反应

D.内脏念珠菌病 E.癣病 第三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名词解释:

病毒、病毒体、裸病毒、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病毒的灭活 二、填空题:

1.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和_______,二者构成_______。辅助结构有_______和_______。 2. 病毒体大小测量单位是_______,必需用 显微镜观察。病毒体结构对称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3. 病毒的增殖周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个阶段。

4. 病毒核酸的功能有:___ ____、___ ____和____ ___。 5. 病毒衣壳的功能有____ ___、___ ____、_____ __和___ ____。

6. 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的早期蛋白质,其功能是_____ __和____ ___;晚期蛋白质功能是____ ___。

7. 含病毒的组织块常用 保存。 8. 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为____ ___、___ ____、_____ __和___ ____。 三、选择题

1. 病毒的测量单位是: A微米(u m) B厘米(c m) C毫米(mm) D纳米(n m) E分米(dm) 2. 下列哪项结构是病毒体: A核衣壳 B衣壳 C壳粒 D包膜 E刺突 3. 病毒的人工培养的方法是:

A组织培养 B动物接种 C鸡胚培养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核酸、包膜 B衣壳、包膜 C核酸、包膜和刺突 D衣壳和核酸 E核衣壳和包膜

A无细胞结构 B活细胞内寄生 C只含1种核酸 D对抗生素敏感 E以复制方式增殖 8. 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

A衣壳蛋白 B膜蛋白 C RNA/DNA多聚酶 D核蛋白 E基质蛋白

9. 有包膜的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是:

A胞饮 B直接穿入 C吞噬 D膜融合 E裂解细胞膜 10. 保存病毒株的最佳温度是:

A -70℃ B -20℃ C 4℃ D 室温 E 37℃ 11. 缺陷病毒本质上是指:

A包膜刺突缺损 B衣壳缺损 C基因组缺

损 D复制周期不全 E病毒酶缺损 12. 就结构与组成来说,病毒是一类:

A体积最小的微生物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非细胞型微生物 E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微生物

13. 病毒的核酸是:

A DNA B RNA C DNA或RNA D DNA和RNA E tRNA

14. 现认为仅含有蛋白成分、不含核酸的传染颗粒是:

A类病毒 B拟病毒 C朊粒 D缺陷病毒 E小DNA病毒

15. 关于病毒的特性,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以复制方式增殖 B只有1种核酸 C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对干扰素敏感 16. 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细菌强的主要原因是:

A只有一种核酸 B大多有包膜 C缺乏酶类 D有衣壳保护 E带正电荷

18. 下列哪种病毒在60℃30min不能被灭活

A麻疹病毒 B轮状病毒 C乙肝病毒 D EB病毒 E以上都不可以

19.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是。

A 具有感染性 B 独特的繁殖方式 C 体积微小 D 细胞内寄生 E 以上都是

20.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超速离心 B.细胞病变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21.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 E.ssDNA 四、简答题:

1. 简述病毒和细菌在体外培养、繁殖方式、核酸构成及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异同?

2. 简述病毒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3. 病毒有哪些重要特征?

第三十三-三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免疫及检查方法 一、名词解释: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包涵体、IFN、NT、内基小体、 CPE

二、填空题:

1.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膜的改变有_______和_______。

2.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于病毒分离的鸡胚通常选用 龄,常

见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室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感染方式往往是病毒所特有的?

A 急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慢性感染

D 慢发病毒感染 E 隐性感染

2. 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 A慢发病毒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隐性感染

3. 水痘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带状疱疹属于 A慢发病毒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隐性感染 4. 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氯仿 B乙醚 C酚类 D甲醛 E过氧化氢 5. 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

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的吸附 C阻止病毒核酸的转录

D阻止病毒脱壳 E阻止蛋白合成 6.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直接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

D

E使病毒成熟受阻

7. 对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起主要作用的是:

A干扰素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补体系统

8. 在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A D sIgA E IgE

9. 下列哪种物质有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A IgG B IgM C IgA D sIgA E IgE

10. 双份血清的IgG有几倍以上增高才有临床意义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E 8倍

11.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A病毒表面的蛋白 B病毒的衣壳 C细胞表面的受体

D病毒包膜 E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12. 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往往无病毒血症?

A甲肝病毒 B乙肝病毒 C甲型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麻疹病毒 13. 关于干扰素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糖蛋白 B可由病毒及其他干扰素诱生剂诱生 C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 D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 E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 14. 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

A原代细胞 B次代细胞 C人胚二倍体细胞 D传代细胞 E器官培养

15. 下列哪种方法分离培养病毒最简单、经济,也最有

前途:

A动物接种 B鸡胚接种 C组织块培养 D器官培养 E细胞培养

16. 下列哪项不能代表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A细胞病变效应 B红细胞吸附 C细胞代谢的改变 D干扰现象 E细胞培养液浑浊 17.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

于:

A病毒种类 B病毒毒力 C病毒抗原性 D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 E机体免疫力

18. HIV感染诊断的确证实验是:

A 核酸分子杂交 B Western blot C PCR D ELISA E 补体结合试验

19. 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后,不能通过采集咽拭子进行检测

A 流感病毒 B 轮状病毒 C 腺病毒

D 风疹病毒 E 麻疹病毒 20. 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通常选用 D 胚体接种 E 绒毛尿囊膜接种

21. 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后不出现核内包涵体

A 单纯疱疹病毒 B 水痘病毒 C 腺病毒 一、名词解释

抗原漂移、抗原转变、SSPE、SARS

1. 麻疹病毒是_______的病原体,其自然储存宿主是

_______,_______是唯一的传染源,并与一种罕见的____ ___发病有关。

A 卵黄囊接种 B 羊膜腔接种 C 尿囊腔接种 二、填空题:

D 狂犬病毒 E 巨细胞病毒 【X型题】

22.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采取急性期标本 B.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 C.运送标本时要注意保温(室温) D.可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 E.标本应尽快送检

23.诊断病毒感染的方法有:

A.光学显微镜检查 B.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 C.核酸检测

D.患者急性期血清检查 E.组织培养 24.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的方法有:

A.免疫电镜检查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免疫荧光技术

D.PCR-ELISA法 E.放射免疫法 25.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有:

A.核苷类药物 B.病毒蛋白酶抑制剂 C.核酶 D.特异免疫球蛋白 E.干扰素

26.目前在我国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的疾病有:

A.百日咳 B.麻疹 C.脊髓灰质炎 D.乙型肝炎 E.结核病 27.减毒活疫苗优于灭活疫苗的原因主要有:

A.可在体内繁殖 B.只需接种一次 C.免疫原性好

D.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E.易保存和运输

28.在我国目前用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的疾病是: A.脊髓灰质炎 B.流行性感冒 C.腮腺炎 D.风疹 E.麻疹 四、简答题:

1. 请举例说明病毒感染的类型。 2. 简述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功能。 3. 病毒的致病作用表现为哪些?

4.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原则和要求是什么?病毒培养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5. 病毒学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6. 试述病毒感染临床标本的检验程序? 7. 常用诊断病毒的血清学方法有哪些? 第三十五~三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与肠道病毒

2. 流感病毒在病毒分类上属于_______科,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型,其中造成世界大流行的是_______。

3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分亚型的依据是_______和_______。 感病毒变异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和_______。

4. 麻疹病毒与流感病毒相比,其包膜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但没有_______。

5. 妊娠4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易引起_______传播,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危险。

6. 能通过垂直传播的呼吸道病毒是 。

7. 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_____ __和___ ____。

8. 引起婴幼儿腹泻并致死亡的最主要的病原体是 ,该病毒最典型的特 征是 。 三、选择题:

1.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流感病毒 B流感杆菌 C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脑膜炎球菌 2. 人类流感病毒分几型:

A 1 B 2 C 3 D 4 E 5 3. 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抗原 B M蛋白抗原 C HA和NA D核酸类型 E培养特性 4.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

A双股RNA B 单股负链RNA C 双股DNA D单股正链RNA E单股负链DNA 5.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

A血凝素 B神经氨酸酶 C核蛋白和M蛋白 D基质蛋白 E RNP 6. 核酸类型为DNA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7. 抗原型别最多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8. 病毒与衣原体的相同点是:

A无细胞结构 B活细胞内寄生 C只含1种核酸

D对抗生素敏感 E以复制方式增殖 9. 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腺病毒 E鼻病毒 10. SSPE的病原体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11. 肠道病毒核酸类型是: 指标。

2. 乙型肝炎病毒大球形颗粒又称_______颗粒,其外壳

含有_______抗原和_______抗原,核心颗粒含_______抗原和_______抗原,以及_______酶,核酸的类型是_______。 除大球形颗粒外,尚有_______颗粒和_______颗粒,由过剩的_______抗原组成。 3. 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

镜下可观察到3种形态结构的颗粒,A 单正链RNA B 单负链RNA C 双链RNA 即 、 和-小球形颗粒。其

D双链DNA E 单链DNA 12. 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A EB病毒 B 乙脑病毒 C 单纯疱疹病毒

D 麻疹病毒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13. 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 A慢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潜伏感染 E慢发病毒感染 14. 柯萨奇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蚊虫叮咬 D血液和血制品 E母婴传播 15.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方法是 A 口服 B皮内接种 C皮下接种 D静脉接种 E肌肉接种

16.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常采集进行检测。 A 痰 B粪便 C咽试子 D血液 E尿液 17.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18.检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通常是:

A.CPE B.红细胞凝集或吸附试验 C.蚀斑测定 D.干扰现象 E.包涵体 四、简答题:

1. 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

2. 流感病毒为何易引起流感世界大流行?

3. 呼吸道病毒有何特点?如何预防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4. 肠道感染病毒的种类有哪些?试述其共同特性。 5. 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和免疫特点。

第三十七章 肝炎病毒

一、 名词解释 Dane颗粒、 二、填空题:

1.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_______,传播途径是

_______,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以检查______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可作为急性感染的诊断

中 颗粒是由感染性的HBV颗粒。 4. 临床上检测的“乙肝两对半”是指、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项指标。

其中_______是HBV感染的指标,_______是血清具有强传染性的指标,_______是保护性的抗体。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中不能查到的是_______。 5. HBV灭活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消毒剂。

6.

肝炎病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七型, 其中_______和_______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

引起_______。 7.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_______病毒,必须在

_______型肝炎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

三、选择题:

1.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接触

D蚊虫叮咬 E 性接触 2. 关于HA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 B经粪-口传

播 C 只有一个血清型

D 感染易转变成慢性 E 病后免疫力牢固

3. HAV区别于其他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

A. 形态 B大小 C结构 D对热的抵抗力 E 目前无法细胞培养 4. HA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A. 感染后1周内 B. 发病2周后 C. 发病前后2周内

D. 恢复期 E. 发病后1个月

5. 可作为甲肝急性感染指标的是

A. HAV-IgG B. HAV-IgM C. HAV-IgE D. A+B E. 以上都可以 6. 下列理化因素中,能灭活HAV的是:

A.乙醚 B.加热60C,1小时 C.PH=3 D.氯仿 E.加热100C,5分钟 7. 乙肝病毒的核酸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