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2d6af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

作者:陈忠兰

来源:《教育》2017年第04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到枯燥的“乒乓游戏”中,顺应了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运动技能。实现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目标。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游戏化“乒乓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策略,作如下探究。 设置乒乓游戏情境

一个好的游戏化乒乓情境应该蕴含着童趣,符合儿童的身心需求,能够对幼儿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起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室内环境设计时,融入乒乓游戏情境素材的重要性,它将对大班幼儿形成耳濡目染的深刻影响。因此,要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思维模式等,对大班幼儿经常出入的幼儿园大厅、走廊、楼梯、教室等场所进行“乒乓”主题的统一设计布置,让大班幼儿浸润在富有创意的“乒乓”特色中,让他们的身边洋溢快乐的“乒乓”氛围。比如,在走廊里粘贴上一些用“乒乓球”做成的人物画、动物画、星空等等,让幼儿走到这里,就走进了一个“乒乓”的情境之中,而那些各具特色的乒乓画,或萌态百出,或形象逼真、或逗笑夸张……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幼儿对“乒乓”的热爱。

其次,要重視区域运动中游戏化乒乓主题的渗透。比如,在大班的“小青蛙跳跳跳”游戏中,让小青蛙(乒乓球)在荷叶上面(球板)跳舞,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颇有趣味的游戏情境中,练习了乒乓球运动中的垫球技能。 结合幼儿情绪特点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在幼儿乒乓游戏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情绪特点,以热情、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投入到游戏练习中,有效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混龄角色游戏“舞动的乒乓球”中,老师首先亲切热情地引导幼儿:哥哥姐姐比小弟弟小妹妹年龄大,要在游戏中关心小弟弟小妹妹,亲密合作才能让游戏开展的顺利。然后详细地给小朋友们介绍游戏玩法: 在桌子的两端设置网兜,中间位置设一横线,将球放在线上,幼儿两人一组,大哥哥大姐姐带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蹲在桌子的两端,一边的小朋友合作把球吹到对方的网兜内,谁先进球谁就是胜利者,先进球者获胜。幼儿通过吹乒乓球游戏,不仅增加了肺活量,同时也对乒乓球的滚动原理形成了初步认知,尤其是通过老师游戏开始进行的情绪感染,让大哥哥大姐姐在“舞动的乒乓球”游戏中,萌发了爱护幼小的意识,能够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