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457a6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6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

析版)

1.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AlCl3 B.Na2SO3 C.KMnO4 D.MgSO4 【答案】D 【解析】

3+

试题分析:A项,AlCl3溶液中Al水解,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且HCl易挥发,故蒸干后,灼烧应得到Al2O3故A项错误;B项,Na2SO3溶液蒸干后,固体灼烧过程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得Na2SO4,故B项错误;C项,KMnO4溶液蒸干后,得KMnO4,灼烧KMnO4分解得K2MnO4、MnO2,故C项错误;D项,MgSO4溶液蒸干后得MgSO4,灼烧后仍得MgSO4,故D项正确;本题选D。 考点:实验及盐类水解应用。

2.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分子数 B.原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

m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M量不同。A、物质的量不同,由N=nNA可知,分子数不同,故A错误;B、等质量的H3和H2,H元素的质量相同,则H原子数目相同,故B正确;C、虽然物质的量不同,但因为物质状态不确定,无法推测体积不同,故C错误;D、等质量,摩尔质量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3.元素的性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并体现了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都在短周期

B.N、P、As得电子能力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表示为H3YO4 C.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只包括金属元素

D.A1zX、AzX、A+1z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A不正确,例如溴等在长周期中。B不正确,氮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只能是HNO3。

D中三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4.(原创)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CH3 COOH溶液中CH3 COOH的电离:CH3 COOH = H + CH3 COO B.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Cl

+

2一

2+-

C.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HCO3+ H2 O H3 O + CO3

3+2

D.将FeCl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2Fe + 3 CO3 ̄+ 3 H2 O = 2Fe(OH)3 ↓+ 3 CO2↑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A.弱酸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H3 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CH3 COOH H + CH3 COO,故A错误;B.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时发生的电解反应为CuCl2

Cu+Cl2↑,故B错误;C.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反应式为HCO3+ H2 O H2CO3, OH+

3+2-3+2

故C错误;D.将Fe和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 3 CO3 ̄+ 3 H2 O = 2Fe(OH)3 ↓+3 CO2↑,故D正确,答案为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5.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的氢化物可以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

C.丁的浓溶液与Q的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可生成体积比为1:2的两种气体 D.甲、乙、丙、丁受热均易分解 【答案】D 【解析】

由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R处于第二周期,T、W处于第三周期,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可推知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故甲为氢氧化铝、乙为碳酸、丙为硝酸、丁为硫酸.

A.R的氢化物有NH3、N2H4等,N2H4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故A正确;

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会钝化,故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故B正确;

C.浓硫酸与碳单质的反应:2H2SO4(浓)+C

2SO2↑+CO2↑+2H2O,故可生成体积比为

1:2的两种气体,故C正确;

D.Al(OH)3、H2CO3、HNO3受热易分解,但H2SO4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 6.Cl2、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析产物溶液中除大量 OH?外,还有Cl?、ClO?、ClO3?,并知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9:2:1。 试问原混合气体中Cl2与HCl体积比为( )

A.2:5 B.3:1 C.5:2 D.1: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歧化反应,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相等可知氯气反应产生的氯离子是n(Cl-)=2×1+1×5=7.所以盐酸产生的氯离子是2mol. n(Cl2)=(7+2+1)÷2=5.故n(Cl2):n(HCl)= 5:2.选项为:C。 考点:考查Cl2、HCl与碱的反应的知识。

7.将1molN2和3molH2进行合成氨试验后,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N2、H2和NH3)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0.2g·mol-1,则N2的转化率约为

A.18% B.20% C.25% D.33% 【答案】D

【解析】设氮气的转化率是x,则消耗氮气是x,氢气是3x,生成氨气是2x,所以有

28?6?0.33,所以答案选D。

1?x?3?3x?2x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 B.简单离子半径: Y

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Y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为氧元素,所以X为氮元素,M为铝元素,Z为硅元素。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为氮元素非金属性强,所以正确,选A; B、氧离子和铝离子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氧离子半径大,错误,不选B;C、对应的酸味硝酸和硅酸,硝酸酸性强,所以错误,不选C;D、Y的非金属性强,所以得电子能力强,错误,不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9.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 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Fe —3e― =Fe3 【答案】C

【解析】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析出铜单质,A、B不正确。a和b不连接,则铁直接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所以C正确,D不正确,应该是Fe —2e― =Fe2,答案选C。 10.有机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C.酒精类饮料中含有乙醇 D.牛奶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正确;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酒精类饮料中含有乙醇,C正确;D.牛奶中含有蛋白质,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成分判断 11.常温下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一定要注意混合液呈碱性,即NaOH过量。设两溶液浓度均为c mol/L,则:c(OH) = = 10,解得c为0.05mol/L。 考点:pH的计算

-1

12.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A.CH3COONa B.KNO3 C.CuSO4 D.Na2C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加入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最后酸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量不变,正确,选A;B、加入硝酸钾,可以认为溶液中有硝酸,锌和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错误,不选B;C、加入硫酸铜,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锌、铜、盐酸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错误,不选C;D、加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消耗了盐酸,氢气的量减少,错误,不选D。 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的原理 13.下列应用特征现象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表示物质中可能含有酚羟基。

B.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

C.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物质可能有—OH或—COOH

D.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或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示物质中含有—COO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表示物质中可能含有酚羟基,A正确;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