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辨析题大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辨析题大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5085210722192e4536f64b

真理。(2分)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规律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因此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体事件经常重复出现。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正确。(2分)(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称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2分)(2)具体表现在: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2.错误。(2分)(1)规律作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具有重复性特点。但是,规律的重复性不是指具体事件的重复,而是指事物只要具备相同的条件,规律就会在同类事物中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即重复贯穿于同类事物中的必然性内容。(2分)

(2)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具体事件是不能重复的,在客观世界中,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事物、事件。规律的重复性正是在表面上不重复的事件中体现出来的。(2分)

3.错误。(2分)(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

和差别性。(2分)

(2)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2.简述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3.简述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答案要点: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分) (2)表现:(4分)

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活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2.答案要点:

(1)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1分)

(2)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二者区别的确定性。(1分)

(3)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1分)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是二者区别的不确定性。(1分)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引起原因的进一步变化,这就是彼此之间互为因果。(1分) 3.答案要点: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有两层含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无限发展的实践能够检验人们的一切认识的真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2.5分)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也有两层含义:实践总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局限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实践检验的真理也只有相对的、近似的正确性,还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2.5分)

1.简述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怎样理解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要?

4.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1、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义:它回击了唯心主义与哲学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捏卫了唯物义哲学路线;它坚持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中心线索,根本的认识方法,以及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岐。

3、第一,认识世界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理论指导,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含义: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绝大数成员的总和。

作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2、简述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3、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4、简述国体和政体的辩证关系 5、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