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70271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d

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室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 cm的放大镜(直径为3~5 cm)、两块约为20 cm×20 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

教师活动 悬挂大幅照相机挂图(或投影照相机实物)。 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悬挂教材插图5.2-1的照相机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 讲述:照相机拍照原理。 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 ①学生出示一个照相机模型。 ②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 ③指导学生观察所成的像。 组织讨论: ①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②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③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投影仪(或挂图)。 提问: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或一支笔)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 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及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 悬挂教材插图5.2-3的投影仪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 讲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指导探究: ①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凸透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 ②水滴能把字放大吗? 组织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 组织讨论:综合比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与测评 学生探究活动(两人一组)。 制作照相机模型并分组讨论。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探究活动并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叉评估。 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产生兴趣。 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让学生对投影仪的构造有感性认识。 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有感性认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 让学生对照相机的构造有感性认识。 主要特征。 知识的应用、巩固与拓展。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镜头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 像与物体比较 像缩小、倒立 像放大、倒立 像放大、正立 像距与物距比较 像距小于物距 像距大于物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