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70271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d

教师活动 将组合得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 学生自己实验: 启发学生分析两次成像的原理,让学生慢慢思考,自己分析出显微镜的原理。 分析与反思: ①分析显微镜的原理。 ②讲解显微镜的结构。 学生用真正的显微镜观察物体。 三、望远镜 想看清操场的小朋友玩什么,怎么办? 给学生提示: 根据显微镜的原理与它们观察物体的不同,如何组合两镜呢? 两次进行组合。 比较两镜增大视角的不同之处。 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不难思考其原理的。 学生用显微境观察到了细小的物体,很兴奋。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显微镜的原理,再次组合两镜。 学生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通过两镜简单的组合,真的可以看到更细小的物体,并且与真正的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一致的,学生有较大的成功感,也消除了对显微镜的神秘感。 有了显微镜的原理,知道了两镜观察 学生重新组合放大镜,体会两次成像的过程。 学生将几种简单的仪器组合,得到更新奇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不同目的,学生是不难组合出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的。 布置作业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能否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在“视角”的大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三、显微镜:

1.原理: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2.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四、望远镜:

1.原理:利用一个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镜放大,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2.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