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c1595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b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比例尺”,你们有谁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猜一猜、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二)自学课本、探讨新知。

1、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及时板书,同时作一些补充,并按以下的教学顺序呈现:

(1)什么叫比例尺?

(2)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比例尺要用数值来表示要写成怎样的比? (4)比例尺是尺子吗? (5)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学生自学课本后再交流。 2、组织集体反馈,质疑自学和交流后的想法。

(1)当学生对前三个问题作了回答之后,这时教师追问:缩小比例尺或放大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上的地图想一想。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它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说明了什么? 师:也就是实际有多少千米?

师:如果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实际就是几千米?

(2)师出示第二幅北京市的地图,这幅地图上比例尺又是怎样表示的?(学生通过观察线段比例尺说出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了实际的50千米)

师追问: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画在地图上应该是几厘米? (3)教师出示一幅扩大比例尺2:1,这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实际长是4厘米,画在这张地图上要画几厘米? (4)如果把一个扩大比例尺3:1写成1:3,把缩小比例尺1:3000000写成3000000:1,行吗?

3、探讨比例尺和尺子的关系。

谁来说一说比例尺是尺子吗?大家认为不一样在哪里?有关系又有怎样的关系?

师: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这个比又好像是一把尺子,用它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4、探讨比例尺与比例的关系。

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教师提出比例尺是一个比,而我们学过的比例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如果告诉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在这幅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如果测得这幅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 教师随手写下3:90000=1:30000,5:150000=1:30000

师: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都等于比例尺。当比例尺一定时,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了什么关系?

(三)、逐层练习,巩固新知。

1、在一张地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而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2、有一个手机零件,实际长是9毫米,画在地图上是9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长方形教室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四)、回顾新知,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比例尺》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较远,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让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建构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应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这堂课中,我以学生每天学习的教室这一熟悉的实物入手,让学生根据教室的长和宽,试着画一画教室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新知识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时间和空间。

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新知,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形成。

三、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教材上的情境:笑笑家的平面图,图形比较复杂,不利于学生认识比例尺的

意义,因此以教室的平面图入手去学习比例尺的意义,简化了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利用学生手中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自己寻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认识比例尺有两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同时还明白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还可以互化,体会两种比例尺各自的优势。

反思自己的这节课,感觉比较清晰、流畅,知识点也都落实到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只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有遗憾。个别环节有些着急,未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会努力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