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体验研究 -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的读书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关于《生活体验研究 -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的读书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e441b18b7360b4c2e3f64bc

关于《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的读书报告

摘 要:本书试图对于人文科学研究和写作的解释现象学方法作一介绍和描述,提供了教育学背景上的研究概念,以作为研究日常生活经验的起点。“生活体验研究”是范梅南提出的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科学理性的方法论, 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模式,,是解释现象学的教育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亲身体验, 自我反思, 深度描述, 沟通分享展开教育学研究。

关键词: 生活体验研究 反思 描述 分享 范梅南 再版前言:

1.强调:研究将人作为中心,并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生活世界体验的研究而更好地理解人类。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对生活世界我们所得到的可能是个体的或群体的自我理解和理智性实践。

2.就四个问题做出了简单的探讨,分别是经验的独特性,实在主义的各种假设,文化研究与性别研究的相宜性,语言与经验的关系。 第一章 人文科学 引言

强调:“人文科学”通常可以与“现象学”或“解释学”互换。我们不会为了研究而研究,我们投身于人文科学,都有其最初的动因,如想当一名教师、护士或心理学家。本书也尝试着能切合护理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类似专业的研究者的工作需要,我们此处最基本的指向是教育学。

进行人文科学研究的原因:

研究就是一种关注的行为:我们想知道什么事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关注就是关心我们所爱的人,与之分享我们的一切,我们渴望真正了解我们所爱的人。如果我们的爱足够强烈,那么我们也将敢于直面生活中的许多未知。 人文科学的局限:

现象学不是一门经验实证分析科学,它并不描述事情的实际情况,他并不是一门经验事实和精确归纳的科学,询问何人做了何事?何时?何地?多少?到何种程度?在什么情况下?

现象学并不仅仅是心灵反思意义上的纯理论探索。 现象学既不是纯粹的特异性,也不是完全的普遍性。 现象学既不解决问题。 研究——程序、技巧和方法

一方面,“方法论”指的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哲学框架、基本假设和根本特征。它包括生活的基本指向、知识观以及与人生存意义相关的某种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技巧”一词指的是变化无穷的理论和实践的程序,为了发展某种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发明或选择这种程序。 人文科学研究的组织结构,研究可视为,

六种研究活动之间的

动态结合:

转向对一个深深地吸引我们并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现象的关注。

调查我们真是经历过的经验而不是我们所抽象的经验。 反思揭示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

通过写作和改写的艺术方式来描述这一现象。 保持与这一现象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学关系。 通过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

1

第二章 论生活体验的本质

生活体验的本质

什么是“生活体验”?

狄尔泰认为,生活体验的最基本的形式包括我们生活中直接的、先于反思的意识:一种反射性的或自发的意识,作为意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梅洛-庞蒂(1968)对生活经验作出了更为本体论的解释,他称之为“可感受性”,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现象学的目的是将生活经验的是指以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他指出,现象学忍耐文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重新获得与世界直接而原初的联系——直接体验着世界。

利科尔(1981)认为,经验和(无)意识像语言一样被结构化了,因此人们能够以文本的形式谈论经验,谈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假说与常识的说明

研究文献中有四个隐喻主导了有关养育的研究

一.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新生儿仅仅具有原始的感觉功能,他们往往建议父母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身体呵护,甚至连“母爱”也被简化成了某些有形之物。

二.养育主要由我们对儿童所采取的一系列态度、照料和某种倾向所组成的,随着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有关身体的隐喻逐渐为心理的隐喻所代替。

三.接着,隐喻又向身体回归,通过行为技巧和刺激性的环境来激发被动反应的儿童。 四.最新的隐喻是从语言学中借用来的,它把养育的核心界定为交谈或对话。

第三章 探索生活的体验

要想探索教育真正意义, 必须要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 去探究教育的生活世界。那么, 可以从哪些方面, 运用何种途径和方法来进行教育生活体验研究呢?

以个人体验作为研究起点

追溯词源

惯用语探索

收集他人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描述 草稿的撰写(生活体验的描述) 访谈(个人的生活故事) 观察(生活中的轶事) 文学中的生活体验描写

作为生活体验素材来源的传记

作为生活经历来源的日记、札记和笔记 作为生活体验来源的艺术 查阅现象学文献

第四章 解释现象学的反思

现象学反思的目的在于获取事物的本真意义。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可以使教师学会理性思考、获取丰富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 推动其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教育反思就是要对教育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 并做出选择。范梅南认为, 反思可针对教育的经历进行, 也可以对形成教育经历的条件进行反思。对教育教学经历的反思, 范梅南探讨了如下几种情况:

一.行动前的反思——向未来的行动, 为未来教育活动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案;

二.行动中的反思—— 主动的或交互性的反思, 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 教学是一个反思性实践;

2

三.追溯型反思—— 回忆性的, 对过去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行动进行反思, 追问“我本应该怎样做”。

反思不是简单的内省, 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理性审视和批判性思考, 从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 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一般认为, 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反思是对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批判, 反映的是对一种教育教学理想和价值的追求。缺乏反思性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一种狭隘、肤浅的知识, 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习得, 而不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不将这种教育教学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那么, 这些教育教学经验就难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长期发挥作用。

揭示主题的方方面面

分离主题性陈述句

把对主题的感想写下来 从艺术中寻求主题描述 通过对话进行阐述 合作性分析

用生活之存在性来引导反思 确定次要主题和根本主题 第五章 解释现象学的写作

整体概括法 选择强调法 细节详述法

语言的倾听 文字沉默 沉默——语言的局限和能量 认识沉默 本体沉默 轶闻趣事——手段 轶闻的作用

变换实例

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 写作即思考的检测 写作即观察力的锻炼 写作即展示

写作及重写

第六章 保持一种强烈的指向关系

教育理论研究不能与日常生活的教育实践发生联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又何在?如果教育不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那它所包括的知识又有何用?因此当我们意识到教育的不确定性时,我们赢更好地观察教育本身。

人文科学:作为富有评判性的行为研究

解释现象学常常被视为一种描述性或解释性的方法论,甚至它还是具有批判性的行为哲学。首先,解释现象学中的反思能深化我们的思想,使得由之引起的思考和行为的更加激烈化。其次,现象学是行为哲学,尤其是在教育背景下的行为哲学。最后,现象学也是与情境相关的个人行为的哲学,即作为局外人,独自站在个人立场上对现象学进行反思。 第七章 通观部分与整体以协调整个研究 研究的提案

3

人文科学研究的作用与伦理观 研究项目的的计划和背景 创作文本 分析法 主题化方法 例证法

看完这本书,我认为范梅南先生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想法很明确。他认为, 现代教育与理论研究似乎面临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教育理论与日常教育对话的基本形式的混淆; 二是抽象化的倾向及由此引起的与儿童生活世界失去了联系; 三是难以发现生活世界的普遍教育意义。

就这样的理论,往往呈现出来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但是范梅南先生加入了大量的实例,从而使读者感到生动,通俗易懂。体验生活研究,就是留心观察,回忆生活中的点滴,总结出典型的教育学理论。

注解法

存在论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