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作业:3.12长亭送别2(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作业:3.12长亭送别2(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e4e4b5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9

一、语段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

【正宫】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

【朝天子】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1.“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与后面哪两句相照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2.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和疏朗的树林分别有怎样的联想?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重点结合“倩”和“挂”这两个动词去分析。

答案: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情人的马,看到疏朗的树林就想让它挂住渐渐西沉的太阳。这一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她不愿与张生离别,希望时间停留的心情。

3.【端正好】这支曲子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意境)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

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一般按照:①寻景:寻找描写的事物;②构境:这些事物构成的画面;③析情:这个画面渗透的情调。总之,分析意境最终要归到“情(志)”上。

答案:意象:云天、黄花、西风、大雁、霜林。

意境:用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个委婉深沉、悲戚萧瑟的凄凉意境。

4.“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莺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①以有关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为基础。②结合题目要求把握好下笔的角度。③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案要点。

答案: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温热的美酒在莺莺看来清淡如水,毫无滋味,这表现出她因离愁而厌饮的心情,而把杯中酒看作离人泪,更现其相思意迷、悲愁欲绝的情态。

二、语言运用

5.“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支曲子是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它由范仲淹的《苏幕遮》衍生而来。请你发挥想象,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摹范仲淹的《苏幕遮》这首词的内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即“发挥想象,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其次,答题内容要做到准确、连贯,富有可读性。

答案: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的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让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请不要独自倚栏,因为寂寞穿心。端起酒想要洗涤愁肠,却滴滴全化为思乡的眼泪。

6.明末清初著名书评家金圣叹曾把《西厢记》列为天下才子必读书目之一,并且不厌其烦地为世人指点若干读书要津: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 《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者,叹其解脱无方也……

你能概括出金圣叹告诫的读《西厢记》的要旨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领会“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与道人对坐读之者,叹其解脱无方”中的关键词语,悟出读《西厢记》时应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读《西厢记》,必须心怀神圣,心存敬畏,心思洁清,心领神会,情系之,心往之,神注之。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妇孺/懦弱 料峭/刀鞘 打折/折本 ......B.惊蛰/真挚 喟叹/称谓 着陆/着急 ......C.蜗牛/女娲 灼热/斟酌 风靡/奢靡 ......D.簇拥/箭镞 倚靠/绮丽 纤细/纤维 ......

解析:选B。A项,分别读rú/nuò,qiào/qiào,zhé/shé;B项,分别读zhé/zhì,kuì/wèi,zhuó/zháo;C项,分别读wō/wā,zhuó/zhuó,mǐ/mí;D项,分别读cù/zú,yǐ/qǐ,xiān/xiān。

2.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杯盘狼藉 蝇头微利 相见恨晚 鸿雁传书 水土不服

B.司马青衫 举案其眉 娇娇滴滴 重重叠叠 棒打鸳鸯

C.状元及第 功名利禄 望穿秋水 难忘今霄 夕阳古道

D.衰柳长堤 衣带渐宽 一时半刻 白头偕老 金榜提名

解析:选A。B项,“举案其眉”应为“举案齐眉”;C项,“难忘今霄”应为“难忘今宵”;D项,“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

3.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是( )

①晓来谁染霜林醉

②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③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④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A.①反问 ②夸张 ③借代 ④对偶 B.①比拟 ②夸张 ③借喻 ④对偶 C.①比拟 ②对偶 ③借喻 ④夸张 D.①比喻 ②对偶 ③借代 ④夸张

解析:选C。①句中的“谁”,指眼泪,把眼泪比作可以染色的其他事物来写,是比拟。②句中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是对偶。③句中把花草比喻为美女,但不出现本体,所以是借喻。④句既是对偶,也是夸张,夸大了泪和恨的作用;这一句也是比拟,把无形的“恨”当作有形有重量的物体来写。

4.下面语句已经打乱顺序,请选择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西厢记》的主角是一个使女。

②那权倾朝野的当朝一品宰相,那统领十万雄兵的元帅将军,那宰相的千金小姐,那满腹锦绣的著名才子,统统都是配角。

③在这一点上,《西厢记》比《水浒传》还好。

④毛泽东曾称赞《水浒传》好,说《水浒传》的主角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一些普通人。 ⑤中国人谁不知道红娘!

⑥若问中国自从有文艺作品以来,哪一个女角最出名?红娘! ⑦虽是个侍候人的使女,却胜似那身着官服的须眉。 A.④③①⑦②⑥⑤ B.⑥⑤⑦④③①② C.①⑤⑥⑦④③② D.①⑤②④③⑦⑥

解析:选A。由④,即毛泽东的话引出对《西厢记》的评论,③中的“这”紧承④,①⑦②解释原因,⑥⑤总结观点。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琵琶记·寻夫(改本)

【胡捣练】 (旦上)辞别去,到荒丘,只愁出路煞生受。画取真容聊藉手,逢人将此免哀求。鬼神之道,虽则难明;感应之理,未尝不信。奴家昨日,独自在山筑坟,正睡间,忽梦一神人,自称当山土地,带领阴兵,与奴家助力;却又嘱咐,教奴家改换衣装,径往长安寻取丈夫。待觉来,果然坟台并已完备,这分明是神道护持。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二亲既已葬了,只得改换衣装,扮作道姑,将琵琶做行头,沿街上弹几个行孝的曲儿,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