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工艺美术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e915ce13169a4517623a39c

中国工艺美术史

1.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

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2.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半坡型彩陶的纹饰

中,人面性花纹具有特色。

3.1973年秋,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马家窑型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舞蹈纹彩陶盆。

4.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1.满。2.内彩。3.点和螺旋纹。

5.半山型彩陶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

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的美。

6.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折线纹、回纹,而以人形纹(蛙纹)最有

特色。

7.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

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是我国装饰艺术上常见的一种传统手法。

8.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的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9.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 10.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11.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觉了一座殷墟妇好墓,充分反映了商代的工艺美术水

平。

12.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他是商代晚期制品。 13.食器:食器中以簋(gui)为最多。等于现在的碗。 14.五爵:爵、斝(jia)、角、觤(gu)、觗(zhi)。

15.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其主要常见的有“饕餮”

纹,形成一个兽面,大眼、有鼻、双角、相对的两个“夔纹”组成。

16.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1.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2.图

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3.商贷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4.商代铜器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

17.商代的预期出一部分仿制兵器和工具外,大都制作各种装饰欣赏品。 18.匜(yi)是周代新增的品种。水器中新增的品种,是注水的器皿,如现今的

瓢。

19.周代的玉器,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

人们把玉当做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他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点从周代以后,一直流传了几千年。

20.商代是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 21.周代则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

22.1977年,湖北随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尊,和铜盘上那玲珑剔透的

装饰,就是用失蜡法制作的。

23.金银错:又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

用错石再摸错平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错古作厝(cuo),厝石谓石之可以攻玉者,”厝石就是细砂岩。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24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干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

即熔化成为液体。这种金与水印的混合物成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为火镀金。

25.铜镜:曾出现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26.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因它还未达到完全瓷器的阶段,所

以亦称早期青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即已形成。

27.战国时期的工艺专著《考工记》,其中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重要观点。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工艺制作的专

门论述。所谓天有时,可以认为是指时间的概念。所谓地有气,可以认为是指空间的概念。所谓工有巧,是指制作的条件。所谓材有美,是指材料性能。这四个

方面,就现今来说,也是工艺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即时、空、工、材,也可以说是季节、环境、技术、材料四个方面。

28.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纺织品。

29.马踏飞燕铜塑,也称铜奔马。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它抬头

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腿及全身之力,踏着一支飞燕。体态优美,赋予浪漫主义设计意匠。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工艺品。

30.虹管灯。如长信宫灯,塑造出以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

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31.薰炉:上有盖,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又称“博山炉”。

32.汉代的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国外学者称之为TLV镜)。

33.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透光镜。透光镜发

明于西汉时期。

34.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通袖

长190厘米,只重49克,即不到一两重。

35.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

行,四神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36.汉代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字来概括。质,它具有古拙、

朴质的特点。动,流动的运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富有劲健的生命力,紧,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味,这里指的是装饰味。

37.汉代的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的特点:1.变形的处理——剪影法。2.构图

的处理——分割法。3.装饰的处理——填充法。4.材料的处理——减地法。

38.忍冬纹:通称卷草。莲花和忍冬是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 39.青瓷(越窑):因为它“类玉”、“类冰”,瓷青则茶色绿。 40.白痴(邢窑):邢窑是类银类雪,釉白而微闪淡黄或蛋清。

41.烫金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历史为了区别唐以前汉魏六朝运用经线起

花的传统技法,称汉锦为“经锦”,称唐锦为“纬锦”。

42.缂(ke)丝:南宋时,朱克柔,沈子蕃,吴煦等都是缂丝名手。

朱克柔的作品古澹(dan)清雅,《莲塘乳鸭图》是其代表作品。 沈子蕃的《梅雀图》 吴煦的《蟠桃图》

43.犀皮是一种斑纹漆器。它的制作方法是: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突出凹

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在用各种对比鲜明的色彩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由于漆层的高度不同,因而打磨后显出如同“片花,圆花,松鳞”等各种斑纹。这实际是六朝斑漆的发展。犀皮漆俗称虎皮漆,或称菠罗漆。宋时有犀皮行专门进行犀皮漆器的生产,它适于大量生产,成本低廉,故为一般人所喜爱。

44.雕漆又通称剔红。是在漆器上涂数十层或上百层漆,待干后再上雕刻各种装

饰花纹。这种工艺称为剔犀。元朝的张成、杨茂者,剔红最得名。

45.宋代工艺美术的形成原因:1.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

风格。2.宋代则可概括为“理”。3.文学和绘画对工艺美术起了非常大的影响。

46.元代的工艺美术,其中较有成就的,在染指工艺中有织金。 织金锦:又称“纳石失”。风格:粗狂、豪放、刚劲。

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完成,是元瓷的一项重要贡献。

47.从元代开始,景德镇以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也是今天的瓷都。 48.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会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

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简朴而华美,繁复而又统一,质朴、醇厚、典雅。

49.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的贡献。

50.明代宋应星是一位重视实践的工艺家,他深入民间进行调查,写出了《开工天物》这部伟大的著作。他是明代手工业的科学总结。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研

究明代手工艺的宝贵资料,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公益百科全

书”。

51.“斗彩”又称逗彩,其做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