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文六年级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4dc44469eae009581bec40

6—2 诉衷情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通过阅读,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备注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对姐妹花,是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可以说,透过诗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到词人的脉搏。七年级你们学过哪些词,能背诵其中的几句名句吗? (学生背诵) 2、的确,这些名句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味无穷,别有一种感染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词人——陆游的心灵深处,品读他的这首《诉衷情》,与词人做一次心灵的对话。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1、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词人陆游有着怎样的了解?可以简洁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也可以交流一下他的诗词作品)。 2、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词人的图片和简洁扼要的介绍,请一个同学大声地朗读一遍。 (陆游: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三、初读古诗 1、同学自由地诵读这首词,先把词轻声地读一遍、再大声读一遍,最后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自由散读及互评) 2、同学点评,初步渗透朗读指导,并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和节奏标注在书上。 3、同学再齐读,希望同学能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在词中渗透着怎样的情感。 四、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1、圈划出直接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交流听后的感受。 2、同学散读并思考:这种浓郁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1)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渗透关键字词的意思。) (2)这些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带着情感读一读,说一说其中的情感。(可根据学生的感知程度,教师提醒学生可联系当时社会的背景,以及书后的注释,尤其是典故的理解,来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可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渗透朗读指导。) 3、词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无法实现,叫他如何不悲愤!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人的心灵深处,体会大家先前圈划的词句?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含义,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吗? 4、配上悲壮的乐曲,请同学们带着情感一起来朗读整首词,再次体会爱国词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深切悲愤。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反思: 6—3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备注

7—2 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够运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凝神??寂静??婉转??垂头丧气?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正式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让大家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大家会想到什么?(讨论)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正好也叫《夜莺的歌声》,到底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不是描述夜莺唱歌的呢?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简单介绍相关资料及背景 1、简单那介绍夜莺和杜鹃两种鸟。 2、介绍时代背景: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许许多多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亲切叫他什么?(小夜莺)(四)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不懂的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想想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3、出示?垂头丧气?,?轻蔑?,?凝神?,?盘问?等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4、弄清?宛如??兴致勃勃?的意思,并练习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