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医护理学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7c621771fe910ef12df8af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存储和排泄尿液。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2. 三焦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①上焦如雾: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②中焦如沤:中焦包括脾与胃,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 ③下焦如渎: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

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精神、意识、思维和感觉。 髓的主要功能有充养骨骼、濡养脑髓、化生血液 女子胞(子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气血津液P35

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1、气的分类:

①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

②宗气又名“大气”,功能是一直息道以行呼吸,二贯心脉以行气 血。 ③营气,又称“荣气”“营血”“营阴”,富于营养。

④卫气,又称“卫阳”,功能一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调节肌奏的开磕,控制汗液的排泄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①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激发和推动。

②温煦作用。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运行等,都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

③ 防御作用。指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侵犯,又能与侵入人体的病邪作斗争。

④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有统摄、控制的作用,对脏腑有固护作用。 ⑤气化作用。气化,指气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气能促使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相互转化。 ⑥营养作用:

2、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津液能润泽皮毛、肌肤。滋润和濡养各种脏腑组织器官,润滑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滑利关节。津液还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滋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

此外,津液在其自身代谢的过程中,能将人体代谢的废物带出体外。滋润和 濡养、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3、血的生理功能: ①营养:营气 ②滋润:津液

③养神:血是神的物质基础 4、气与津液的关系::

①气能生津。津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胃的“游溢精气”,脾气的运化,肺气的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

②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要是肺气的宣降, 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和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③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的代谢平衡。 ④津能载气:津液亦是气的载体,气亦依附于津液。津液大量丢失时,可出现气 随津脱。

病因P42

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 六淫的概念,每一种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指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

气,正常的六气不使人致病,只有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六气即可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使人发病。此时的“六气”称为“六淫”。(简答)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①外感性: 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 ②季节性: 例夏多暑病,秋多燥病等。

③.地域性: 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热病。 ④相兼性: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又可兼狭致病。风热感冒,湿热泄泻。

⑤.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湿邪皆可化热。 3、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P43 (一)风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②风邪善行而数变 ③风性主动 ④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主痛 ③寒性收引 (三)暑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③暑多夹湿 (四)湿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 ③湿性粘滞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五)燥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 (六)火

①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②火(热)性炎上 ③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④火(热)邪易扰心神 ⑤火(热)邪易致阳性疮痈

七情内伤P44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 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

经络学说P39

1、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

窍、沟通上下内外、贯通山下,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经络: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一源三歧: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名解)

3、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表里。 (2)运输气血,濡养周身。 (3)抵御外邪,保卫机体。 二、腧穴

(一)概念: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推拿、治病的施术点。 (二)分类

1、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 ,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 经外穴:又叫“经外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但有穴名、定位、主治的一类腧穴。 3. 阿是穴:这类穴既无定名,又无定位,而是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 (三)腧穴的作用: 1、诊断作用 2、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