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b3bf1e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

6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C.是否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否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6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65、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6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D)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着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67、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C)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68、“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B)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69、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70、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C)

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7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C)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7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7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75、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B)

A.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

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

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7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D)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7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 依据是(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7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问题

79、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D)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0、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81、对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只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人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两种看问题的方法都是(C)

A.重点论 B.均衡论 C.一点论 D.两点论 82、“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D)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8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A)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4、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5、“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A)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8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事(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87、西方有一首童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D)

A.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8、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D) A.事物之间没有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89、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 注重量的积累

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 坚持适度原则 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90、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91、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B)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9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

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C)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9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B)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94、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C)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95、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B)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96、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D)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9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98、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99、“居安思危”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