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33-37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33-37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bef20d3186bceb18e8bb52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 想让大众对己产生敬畏 ,不知羞惭,不自戒慎,不听劝慰,不服教化,其心常怀自大傲慢。仅依靠其前生前世所积累的那点福德的佑护,才未马上受难。于今生今世作恶多端,前世辛勤修得的福德终归消耗殆尽。其人终了之时,他所作的各种恶业拥着他的魂魄去到冥世,他的恶名和所作的恶业,都登记在神明的档案里,其人被自身生前所作之灾恶罪过所牵引,没有办法得以脱身 。 只好跟着前去,进入到狱火汤镬之中,身心被摧毁破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碎,精神肉体痛苦不堪。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及了。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 “其五者,世间的人民不思努力,留连于松懈懒惰,不肯作善举好事,也不肯修身养性,不能敬业乐群。父母教诲儿女,儿女违背忤逆 。 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 就好像是冤家对头。有这样的儿女还不如没有。如此儿女,辜负父母养育之恩,违背孝敬长辈的世间礼仪,对父母的恩德全无一点报答之情。有的人放荡自纵,游乐散漫,好酒贪杯,嗜爱美味,无知无识,专横跋扈,心无远见,冥行妄作,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仁义礼貌.对其规劝告诫也没有用。 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 有的人对父母姊妹;亲戚眷属的生活困难全然不顾,不考虑父母之恩,不考虑老师朋友情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三业之中一无是处,无善可言。 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 不信仰诸佛的经言法教,不相信生死因果,善恶有报。欲想杀害阿罗汉,离间僧众使之争斗,蒙昧无知,反而自以为聪明。

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不知道生从何处而来,死后又去到何方,待人接物,不知仁爱和顺,痴心妄想于长生不老。对慈悲之心的教诲不肯相信;对苦口婆心的劝勉之话;无动于衷。上述人等心中因痴愚而黑暗不明,对善意良言不能开悟理解。生命将要终了之时,后悔恐惧交相产生。不预先修善,死到临头方生后悔,可为时已晚,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天地中间,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五道生死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流转,其善恶因果报应不爽是明摆着的事。行善作恶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各有报应相随,祸受之于恶,福受之于善,是祸是福,均由其本人自己来承当,他人无可替代。 善人行善事,今世乐施好善,来生得入富乐人家;今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世勤修福慧,来生得入贤达人家;恶人作恶事,今世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使人痛苦,来生得入穷苦人家;今世痴愚,来生还入痴愚人家。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 这其中的道理有谁能知?唯独只有佛能知能晓。佛说的教导人众的方法,所开示的真实之相,信受不移而依此笃行的人极少极少。所以世间生死轮回永不停止,堕于三恶道之路的人众不能断绝。像这样的世间凡夫俗子,难以全部都度脱完毕。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所以才有三恶道无量苦恼,让这样的凡夫俗子辗转于其中,生生世世,旷劫而不能得出,解脱生死的希望无从感受,痛苦难以言说。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像这样的五恶、五痛、五烧,犹如大火焚烧人身, 焚烧人身。 若有人能在火烧之中,专一其心,制止意业发生,端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正其行为思想,言行一致,诚心诚意,不管世间浊秽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如何,独作善事,不作各种恶事,其人之身便独得度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脱,获得他行善报应的福德,可得以在无生无灭的涅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盘境界中长生。这就是五大善。”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三十六)重重诲勉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如是五恶、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说:“我告诉了你们这个五恶、五五痛、五烧,辗转相生。敢有犯此,痛、五烧辗转相生因果轮回的道理。若还有人敢于犯当历恶趣。 此五恶,必当遭到恶果所报, 或者其人今世就得现报,先被病恶祸及,痛苦不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大众都得见这恶行恶报的下场。 或者其人在寿终之后,堕入三恶趣中,忧愁痛苦,酷刑荼毒,自业之火,炙灼自身;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 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 与他在生之世结的冤家对头共处一地,互相伤害残杀,从很小的摩擦开始,愈演愈烈,最终酿成重灾大祸。 皆由贪着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 “上述两种恶报都是由于生之世贪得无厌,积敛钱财,无羞无耻,沉溺色情,不肯以财物布施穷人,只求自己快乐和欲望得到满足,不管所行之事的是非曲直。 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由痴欲贪婪之心所迫使,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与人争利,争得的富贵荣华,只是一时的快意,不愿忍辱修习,不能修善积德,威风权势没有几天长久,随即便磨灭殆尽。 天理昭然,自会观察审视到其人所为。其人自感罪行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败露,惊惶失措,将孤独地堕入恶道之中。从古到今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痛心啊,真使人痛心! “你们听我说了这些法教,应对这其中道理深思熟虑,汝等得佛经语,熟思惟之。各自端各自端守奉行教法,终身不要有片刻懈怠。尊重阿罗守,终身不怠。尊圣敬善,仁慈博汉等修行人,敬爱行善好施的大居士,仁义慈悲,博爱。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爱众生,当求济度世间有情之道,拔除断灭生死和各当离三途,忧怖苦痛之道。 种恶的根源。如这样作,则必将脱离三恶道的忧愁、恐怖、苦痛。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 你们作善事,首先得作什么?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 首先应当自行端正身心,端正耳、目、口、鼻。 身心洁净,与善便可相照应。不要顺逐嗜好欲望,不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要造下诸种恶业,语言面容应当温柔和蔼,自身及行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为应当专诚瑞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当安祥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卒,沉静,从容不迫。作事仓卒慌忙,必将失败与后悔,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一招不慎,便会丧失其修习了许久的功夫德行。”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 (三十七)如贫得宝 “你们应当广修六度,培植功德之本,不要违犯了戒禁纪律。一定要忍辱精进,用心专一。守斋持戒,务使身心清净。若能在此秽土守斋持戒一天一夜,所获的功德胜过在无量寿国里作一百年的善行义举。为什么呢? 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那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各种福德善事积累而成,没有哪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怕是如毫毛头发的一丝恶念。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修善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 十天十夜,胜过在其他诸佛国中修善千年。为什么呢? 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其他的佛国天然有佛德,没有造成恶业的余地。不像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我们这世间,善少恶多,饮苦水,吃毒食,终无休止未尝宁息。 之期。?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我为你们众生悲哀,所以才苦口婆心地加以教导,翻来复去的给出譬喻,一心要教给你们经法,令你们受持思考,如教奉行。 对达官显贵和奴仆百姓,对男人和女人,对亲戚眷属,对朋友同事,转述我教导的这些话,务必要自行检查约束,使言行举止合顺于理义,欢喜安乐于慈爱儿女、孝敬父母。所作所为如有违犯经戒的地方,则自行改过。离去恶而靠近善,早上知道了正确的道理,下午就改正过来。 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