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d5d2f37c1cfad6195fa746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毕业生的数量的上升,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

日剧加大,导致很多大学生患上就业焦虑症。就业焦虑症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面原因背后可能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心理辅导既应调整其表面原因,更应对背后深层原因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解决。本案例谢某性格内向要强,得失心严重,这种心理需求在求职适应过程中显露出来,就业的失败,又因未能理性的思考问题,导致了就业焦虑。在咨询中,除了要为谢某提供强有力的人际交往外,使其认识到问题的深层的内在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就业方法引导和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案例咨询主要采用 “合理情绪疗法”及某些技术如放松训练使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关键字: 大学生 心理咨询 就业焦虑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 来访者基本资资料

求助者:谢某,女,23岁,大学本科2003级毕业生。身高约1.62米,体态偏瘦,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感情一般,个性都很好强,从小对她要求严格,尤其是学习方面,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名,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她也要求自己在下一次的考试中非争取第一名不可。平时父母总是教育她要考上名牌大学,说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太紧张,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为当年父亲生病去世,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甚少,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上。敏感、内向、自尊心强,不太喜欢交际,没有特别知心的朋友。

二、 求助者自诉:

主诉:最近一个月,焦虑、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做噩梦、情绪低落,不想与人交流,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内心很痛苦,很想得到咨询师的帮助,解除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1

个人陈述:毕业前2个月的一天,我第一次在一场大型的招聘会上递交了几十份个人简历,全都是往大企业、大公司投的。招聘单位说:过一个星期会通知面试,当时自己心里还挺兴奋的,心想总会有一两家大公司录用我。过了2天,有一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把面试应该注意的事项都考虑了一遍,面试当天我还精心打扮了一番;面试时,心里还是挺紧张,以至于说话有点发抖。面试结束后,他们告诉我若通过第一次面试,会有第二次复试。在等待第二次面试的日子里,我的手机天天开着,连晚上也从不关机,并总是随身带着。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没人通知我第二次面试。也没有其他公司通知我去面试。马上就要毕业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我每天总在想:为什么找不着好工作?是不是因为我的学校不起眼,不是名牌大学?这时父母亲的话在耳边响起:只有名牌大学毕业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越想越觉得自己找不着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想起真后悔,后悔当初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心情也非常烦躁,焦虑,看书也没有以前专心,老是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总是担心找不着好工作。看到同学们陆续找到了工作,我觉得自己没用,是个废物,同学们一定都很看不起我,在他们眼里自己肯定“一无是处”,感觉对不起母亲。为此,情绪更加低落,也更烦躁了,又不愿意和别人说,无法化解不良情绪,内心十分痛苦,很想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三、咨询师观察与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犹犹豫豫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不敢正面看咨询师,来回搓手,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交谈中很拘谨,从不对周围的人做任何的评价,而且说话声音很低;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表达清楚。

咨询者的班主任反映:该同学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与同学交往少,社交活动也几乎不参加。

四、评估和诊断

(一)评估:

1、求助者主要症状为: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2、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2

生理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社会因素:(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找工作失败,没有被大企业,大公司录用。(2)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她要求高,对她的教育也不准确客观,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分配到好工作。(3)同学人际关系不良,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心理因素:(1)存在明显不合理的认知: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找不着好工作;认为只有去大公司才算是好工作;认为没找到好工作就一无是处。(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自己没被录用不知道怎样去解决。(3)性格较内向、自尊心强、追求完美、争强好胜的个性特征也是她的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诊断: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等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找工作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多月,符合一般心理问题诊断标准,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是由就业受挫引起的焦虑: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五、心理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识别不合理信念,改变其认知结构,用积极、合理的信念代替消极、歪曲的思维;协助求助者减低其当前的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尽可能的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使其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和烦躁去生活。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达到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正确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目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起源于大学毕业找工作不顺利,凡事追求完美的性格和父母的完美教育,使求助者产生“进不了大公司就是找不到好工作,我就是个没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