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中考模拟卷〗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含5套中考模拟卷〗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fdbd3a4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2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

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故选B。 2.用物理或化学知识对下列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中捞月-----------平面镜成像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D.如坐针毡-----------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水中捞月,是月亮在水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不符合题意;

B、风助火威,是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C、火上浇油,是增加了可燃物,使其燃烧的更旺,不是隔绝空气,符合题意; D、如坐针毡,是因为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会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 B.长期饮用白开水

C.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用甲醛保鲜白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可以让馒头松软可口;长期饮用白开水,防止水的硬度过大,引起疾病;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利用氮气的无毒害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不能用甲醛保鲜白菜,因为甲醛有毒。故选D. 考点:化学与生活

4.氨基钠(NaNH2)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C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加热后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H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aNH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氨基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X?(?1)?2?0,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选项A正确;

B、元素质量分数=

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100%,所以比较元素质量分数大小,只要比较其中原子

氨基钠相对分子质量1=2;钠元素=1×23=23;氮元素=1×14=14,由此可以看出,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机即可,氢元素为:2×氨基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B错误;

C、铁在高温时才能熔化,远比钠的熔点高,选项C正确;

D、根据题给信息可得,反应物为Na和NH3 (液氨),生成物为NaNH2和H2,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3?2NaNH2?H2,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

因此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B。 【点睛】 元素质量分数=

V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100%

相对分子质量5.下列事实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A 度快 温度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 解释 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B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失电子形成的 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C 热胀冷缩 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D 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故正确;

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反应中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故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故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故正确; D、在化学变化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故错误。故选D。

6.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苛性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也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又可做面点发酵剂 C.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也可用于处理污水 D.石灰石可制生石灰,也是炼铁的原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苛性钠为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同时具有腐蚀性,不适合作为改良土壤的中和剂和用作食品干燥剂,选项A符合题意;

B、小苏打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中和胃酸,同时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做发酵剂,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消石灰为氢氧化钙,在配置波尔多液时加入消石灰,避免铜离子浓度过高,损坏作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高温分解制得生石灰,也可在炼铁中去除二氧化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U形管内液面a低于b,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

B.B

C.C

D.D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生石灰和水 C.硝酸铵和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B.铁粉和稀盐酸 D.氢氧化钠和水

若U形管内液面a低于b,则广口瓶内应该放出气体或放热,由于产生气体和放热均使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液面a低于b,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

B、铁粉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 C、硝酸铵和水溶解,吸热,不符合实验现象;

D、氢氧化钠和水溶液,放出大量的人,符合实验现象。 故选C 【点睛】

易错点:溶解过程中,也伴随着能量的转化,需要牢记的有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温度变化不大。

8.某同学加热2~3 mL食盐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 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 C.④⑤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该实验首先要取药品,取完药品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到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先进行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故选:C。

9.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B.①③④②⑤ D.④③⑤①②